产异胡椒醇大肠杆菌的构建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ya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合成的异胡椒醇做为一种天然香料,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还未见利用工程菌株转化生产异胡椒醇的报道。柠檬烯-3-羟化酶(LIM3H)是特异性催化底物柠檬烯生成异胡椒醇的酶,与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协同发挥作用,本文对LIM3H与拟南芥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ATR)的氨基酸疏水区做了适当的修饰,使LIM3H与ATR能够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最终实现了异胡椒醇的全细胞转化。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提取胡椒薄荷的总RNA并反转录为c DNA,以NCBI Gene Bank中已有的LIM3H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得到LIM3H基因,命名为BH;另外根据文献中LIM3H序列,通过密码子优化后人工合成PM2基因。2.将BH和PM2构建到多拷贝质粒p ET-27b(+)和p ETDuet-1并转化到BL21(DE3)中,在诱导温度16~37℃,IPTG浓度0.2~1 m M,诱导时间8~16h条件下通过蛋白电泳均未检测到BH和PM2基因的过表达。3.对BH和PM2的N端疏水区分别进行截短及添加17α短肽、2B1短肽的亲水性修饰,检测到LIM3H过表达,最佳表达条件为诱导温度16℃,IPTG浓度0.2 m M,诱导时间16 h,其中17α修饰的PM2表达量最高,利用CO差谱法测得LIM3H浓度为278 nmol/L。4.以来自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ATR)为电子传递蛋白,分别构建了N端疏水区截短的ATR(tr ATR)与LIM3H的共表达和融合表达的载体,在BL21-Fus-tr PM2-tr ATR、BL21-Fus-17αtr PM2-tr ATR、BL21-Fus-2B1tr PM2-tr ATR、BL21-Fus-tr BH-tr ATR、BL21-Fus-17αtr BH-tr ATR等重组菌中检测到了融合蛋白的上清表达。5.以融合表达的重组菌株为生物催化剂,以柠檬烯为底物,在几种融合表达的菌株全细胞催化反应中均检测到异胡椒醇的生成,其中产量最高的是BL21-Fus-17αtr PM2-tr ATR,异胡椒醇的产量为1.94 mg/L。本研究首次尝试了LIM3H与ATR融合表达的全细胞催化,为天然异胡椒醇的生产提供了新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sgp130干预IL-6反式信号转导途径,通过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相结合探索sgp130干预糖尿病血-视网膜屏障损害的效应及机制,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提供新的方向。方法:基于人脐带内皮细胞(HUVEC)添加h IL-6/sh IL-6Rα和COCl2培养建立缺氧/炎症细胞模型,采用sgp130进行干预。CCK8法检测细胞生存率;Western Blot和RT-q PCR检测Occl
学位
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稳定房价的措施相继出台。面对改革、融资渠道持续收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等一系列行业形势的变化,一部分中小企业成为被并购的目标或者选择退出,房地产企业的内部资源整合需求不断加剧,投资并购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日常业务,并购交易数量与频率与日俱增,企业并购行为也逐渐显现出连续并购的新趋势。然而,连续并购本身并不是企业进行连续并购的目标,为
学位
作为第一个被报道的抑制基因,RB1突变失活或其蛋白p Rb磷酸化失活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寻找和鉴定针对RB1缺失相关肿瘤的抑制靶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TAZ蛋白作为Hippo通路中重要的转录辅激活因子,参与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凋亡等过程,并且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p Rb-E2F通路与Hippo通路的关联性研究在果蝇发育中被报道,然而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中二者是否存在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不断交汇融合,我国“互联网+”行动的积极推进,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电商进程的同时,其相关业务必然会给传统的审计理论和审计技术带来新的冲击。伴随着这一审计信息化浪潮,注册会计师开展审计工作时必将会面临新的挑战,打破原有的审计思路和审计方法。此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行业的发展受都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相较于传统行业,疫情带给电商企业的不仅仅是冲击,还有机遇。自疫情爆发,人
学位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是生物体内一种多功能酶,主要存在于内质网中,可担任氧化还原酶、异构酶、分子伴侣等,对蛋白质的正确折叠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PDI不仅存在于细胞内,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分泌到胞外,调节细胞表面多种蛋白质的活性,影响凝血、损伤反应和血小板活化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在血栓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DI通过调节血小板活化和
学位
随着肠道菌群研究的深入及人们对功能性食品需求的增加,益生菌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益生菌口服后进入胃肠道所面临的艰难条件使其活力大大受损,进而影响其在肠道中的定植及益生效果。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保护益生菌的活力至关重要。微胶囊化是一种常用的作为保护益生菌免受外界不利环境条件影响的有效方法。对微胶囊化益生菌进行体外活力及体内定植研究可评价微胶囊化的有效性及益生菌能否充分发挥健康益处。本研究使用
学位
几丁质是真菌细胞壁主要的结构组分。几丁质酶可有效降解几丁质产生可溶性低聚糖,从而阻断真菌菌丝延伸和抑制孢子萌发,达到抗真菌的效果。因此,几丁质酶在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课题创新性地使用钞票作为基因库来源,通过宏基因组学技术对钞票表面的所有微生物的基因组成及功能进行分析,鉴定到一条尚未有报道的全新几丁质酶基因,进一步克隆表达该几丁质酶,对其酶学性质和抗真菌性进行了评估和比较
学位
软组织肉瘤是一类间充质起源的罕见恶性肿瘤,因其病理亚型多,术后的复发、转移率较高,对全身化疗不敏感,导致传统治疗方式收效甚微。近年研究发现,染色体凝聚因子1(RCC1)作为核质转运过程中的重要蛋白之一,通过介导的细胞周期蛋白核质转运过程参与细胞周期调控。S期相关蛋白2(Skp2)作为重要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且其胞质定位与肿瘤的进展及转移显著正相关。现
学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是引起高血压的关键蛋白,但有研究发现,其还可能参与了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生过程。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复杂的慢性炎症疾病,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严重的负担。而当前治疗IBD的药物,大多具有副作用而且效果不理想。因此,探索毒副作用小并能有效治疗肠炎的新药物,一直是人们追寻的目标。本课题将以安全性高的抗炎活性肽K肽作为目标药物,进行其对ACE的功效研究,并探索K肽治疗肠炎的作用
学位
创伤敷料在伤口护理、愈合以及功能恢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大多数敷料难以在湿润的环境下与伤口紧密贴合,因此很难发挥伤口组织渗液吸收功能,同时影响了敷料负载活性成分的释放和吸收。此外,单一功能的敷料也难以满足伤口在整个愈合过程中的需求。本课题受海洋生物贻贝水下粘附的启发,制备了多巴胺改性透明质酸(DOPA-HA),并以其和明胶为基底材料,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粘附性能的多功能复合海绵敷料。本课题对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