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常见中枢慢性、多灶性炎性脱髓鞘疾病,主要发病机制为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其病理特征为中枢白质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和局部的脱髓鞘病变。该病好发于20-30岁的青年人,由于确切发病机理不清楚,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成为青壮年主要致残的疾病之一。本实验用Wistar大鼠创建MS的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enc ephalomyelitis EAE),构建CTLA-4Ig(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融合蛋白;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 immunoglobulin)重组腺病毒载体(AdCTLA-4Ig)并将其注入动物体内,观察CTLA-4Ig的转基因治疗对EAE免疫反应的阻断作用。从而为CTLA-4Ig治疗MS的临床应用奠定实验基础。 方法:制作多发性硬化的动物模型,将腺病毒介导的CTLA-4Ig通过全身和局部给药途径注入大鼠体内,与激素治疗进行对比,观察AdCTLA-4Ig对EAE的治疗效果。 本实验分二部分:第一部分Wistar大鼠EAE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取豚鼠的脑、脊髓白质制成匀浆,与完全福氏佐剂混合注入大鼠足垫诱导EAE动物模型:第二部分AdCTLA-4Ig对EAE的治疗观察。AdCTLA-4Ig分别通过侧脑室和腹腔给药阻止EAE的病理过程,与地塞米松对比疗效,通过发病情况、病理改变、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BAEP)、肢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SEP)以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以此判定治疗效果。 主要结果: 1.模型制备结果:模型组Wistar大鼠全部发病,为急性发病过程,发病天数为11.9±0.88天,发病率为100%,临床评分为3.4±1.07;病理表现为脑和脊髓组织中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套样改变,髓鞘染色髓鞘脱失区不明显,免疫组化检查见脑和脊髓组织中有大量活化T细胞。对照组无一例发病。 2.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 2.1 AdCTLA-4Ig和地塞米松治疗对比:和模型组相比,二者均能降低动物的发病率和临床评分,延长发病潜伏期,AdCTLA-4Ig和地塞米松差异不明显;BAEP检查:模型组Ⅲ-Ⅴ峰间潜伏期与正常组相比延长明显,有显著性差异;两种治疗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