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分析MRI和CT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随访中的价值,并从MRI的表现来探讨TACE治疗后大、小肝癌(L—HCC、S—HCC)的不同反应。材料与方法21例TACE治疗的HCC患者,总共30个病灶,其中L—HCC(≥3.0 cm)14个,S—HCC(<3.0 cm)16个。患者于最近一次TACE治疗后1~9个月行CT及MRI复查,CT与MR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个月,两项检查结束后3~15天行DSA检查。比较CT和MRI诊断结果与DSA的符合率,并对TACE治疗后L—HCC和S—HCC在碘油涂布、假包膜形成、主病灶坏死及肿瘤残存、转移等方面的不同进行比较。结果 (1)22个病灶的CT诊断与DSA相符,8个病灶不符,符合率为73.3%;28个病灶的MRI诊断与DSA相符,2个病灶不符,符合率为93.3%,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CT显示碘油涂布良好的病灶在S—HCC中占56.3%,在L—HCC中占42.9%,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显示出现假包膜的病灶占S—HCC的62.5%,占L—HCC的21.4%,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MRI显示完全坏死的病灶占S—HCC的81.3%,占L—HCC的14.3%,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发生转移的病灶占S—HCC的6.3%,占L—HCC的35.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RI在HCC经TACE治疗后的随访中较CT具有更高的价值,并且MRI能够表现出TACE治疗后L-HCC和S—HCC反应的不同,符合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