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准连续脉冲固体激光时序合成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jiangbo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全固态激光器(DPL)在先进制造、前沿科学和国家安全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重要的应用,已成为国内外激光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对于单台固体激光器,由于高性能增益介质生长、加工、结构及热管理水平受限,激光器的光束质量会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很难获得更高亮度的激光输出。光束合成技术可分散热管理、扩大激光口径,是解决此难题的重要手段。  对比多种合成方法并针对现有合成方法的局限性,中科院理化所激光中心许祖彦院士团队首次提出非相干时序合成方法,其对各路子激光束的激光相位、单色性、偏振性要求低,合成效率高且合成光束质量基本保持不变。本文分析了多种可能的非相干时序合成技术路线,对多束透射式非相干时序合成技术的理论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首次成功完成了9束10W级透射式非相干时序合成原理性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了利用自行研制的3台10kW级高光束质量准连续脉冲固体激光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32.2kW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准连续脉冲激光输出,为实现更高功率固体激光输出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案。本文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  1.透射式非相干时序合成技术研究。分析了多种非相干时序合成方法,研究多束透射式非相干时序合成方案,对其合成时序漂移、合成光束质量控制及合成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为多束高功率透射式非相干时序合成奠定了基础。  2.9束10W级透射式非相干时序合成技术原理性实验研究。在透射式非相干时序合成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自行研制的10 W级高光束质量准连续波激光器作为子激光器,成功实现了9束子激光时序合成,合成功率110.9 W,合成效率99%,光束质量基本保持不变。  3.10kW级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准连续脉冲激光技术研究。研制了高泵浦效率、高冷却效率的大面泵浦Nd∶YAG板条模块,当泵浦功率10kW时,单板条模块激光输出功率4kW,光光效率高达40%;采用此大面泵浦结构的Nd∶ YAG板条作为高功率放大级,使用空间滤波、像传递及自适应光学等技术改善激光光束质量,成功获得11kW的高功率高光束质量1064nm准连续脉冲激光输出。  4.30kW级高功率高光束质量非相干时序合成技术研究。在多束透射式非相干时序合成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自行研制的3台10kW级高光束质量准连续脉冲激光器作为子激光器,并对高功率激光的传输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次成功实现了32.2kW高功率高光束质量脉冲激光时序合成,合成效率98.7%,光束质量基本保持不变。
其他文献
该文利用自行研制的飞行时间质谱仪,对丙酮分子在266nm和355nm激光下的多光子电离解离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中电场分布的计算机模拟和离子轨迹的计算,确
该文研究了Pd/Fe以及PdFe/Fe多层膜中的自旋极化特性以及FeMn/Co铁磁-反铁磁耦合系统中的交换偏置现象.采用平面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不同PdFe层厚度的PdFe/Fe多层膜.采用对
作为新一代高性能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在可移动电子设备、规模储能及电动汽车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电极材料是电池性能的决定因素,提高电极材料的容量和循环性能对提高电
氢常用于火箭推进剂,如何提高其性能是倍受关注的问题.轻金属掺入固氢后,将大大提高固氢的储能.该文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背景.我们建立了最新最合理的模拟系统,对固氢掺
在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中,量子态是信息的载体,因此将量子态从一个地点传到另一个地点是量子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一个基本任务。一个著名的量子传态方案是Bennett等人提出的量子隐
该论文系统地研究了Co/FeMn体系的交换偏置效应,对铁磁(FM)-反铁磁(AFM)交换偏置效应有了深入的了解;并利用交换偏置效应制备了钉扎型磁性隧道结,探索了磁性隧道结阵列的制备
本论文在自旋电子学和拓扑绝缘体研究的背景下,以Heusler合金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新兴的自旋零能隙半导体(SGS)体系和半Heusler拓扑量子材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侧重于体系
NaSr3Be3B3O9F4(NSBBF)晶体是一种新型铍硼酸盐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在紫外、深紫外激光输出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围绕该晶体的生长和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开
该论文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方法制备出ZrO(3Y)和AlO+ZrO(3Y)纳米微粉,并对这三种纳米微粉进行低温退火与常规烧结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等离了体所制备的纳米微粉具有尺寸小、晶
同步是耦合非线性系统中最基本的动力学行为之一,众多合作行为背后的机制都与同步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步也在诸多领域(自然科学、工程、社会科学)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耦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