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利分配政策一直是金融经济学关注的一个焦点。由于市场的完善程度不同以及股权结构分布的巨大差异性,中国股利分配政策与西方成熟市场相比就显得非常独特。传统股利分配代理理论是基于“两权分离”公司治理结构,认为股利支付可以降低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但由于中国市场被人为分割为非流通股与流通股市场,且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高度集中,中国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的重心转向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这对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在对国内外关于控股股东的代理问题研究现状及最新发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并研究了控股股东代理问题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从理论出发分析了上市公司核心代理问题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通过对控股股东控制上市公司的模型分析,结合我国特殊股权结构的特点,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支付现金股利的动因。本文发现,绝对控股股东由于投票权和现金流量权分离程度较小,且控股股东投资回报率大大高于中小股东,现金股利成为绝对控股股东掠夺中小股东一种手段;相对控股股东由于投票权和现金流量权分离程度大,现金股利无法满足其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且高额现金股利会减少相对控股股东掠夺的利益空间,所以他们更愿意将利润留在公司内部,通过其他手段掠夺中小股东。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非流通股与流通股,非流通股股东不能通过股票买卖获得资本利得,加上非流通股股东地投资回报率远远高于流通股股东,故可以获得更多的现金股利收益,即非流通股股东偏好现金股利。第二,本文证明了现金股利是绝对控股股东转移上市公司资源,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一种手段,相对控股股东则不愿意支付较高的现金股利。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人为的分割市场与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是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主要原因。绝对控股股东的企业比相对控股股东的企业的股利支付率高;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正相关;流通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率负相关;公司资本结构以及盈利能力也是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分别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和完善证券市场两方面出发,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