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促使了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逐渐对林果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伴随着林果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冷链物流成为了保障林果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我国冷链物流网点的建设与各地区经济发展和交通状况息息相关,导致林果产地未被覆盖,大多数林果未经预冷便进入流通环节,直接增加了林果在运输、仓储和末端配送的损耗,林果产地网点的缺失不但使冷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而且林果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林果的预冷处理发生在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环节,即林果采摘后到干线运输前,在此过程中,林果产地网点负责对林果进行预冷、分级加工、包装和仓储等操作,保证林果的质量并延长其寿命。因此,加强林果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网络布局建设,对保证食品安全,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冷链物流、运筹学、混合整数规划模型(MIP)和量子粒子群算法为指导,将林果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网络布局进行相关研究。本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分别阐述了我国和湖南省的林果产业、林果冷链物流和林果冷链物流网络布局的发展现状,针对尚未解决的问题,明确林果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网络布局的必要性;然后根据林果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网络布局的原则、目标、内容及影响因素,对林果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网络构成要素和节点进行分析;最后构建了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林果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网络布局模型,应用量子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并以湖南省某县为案例背景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最优结果,证明了上述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林果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网络布局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经研究发现,利用量子粒子群算法求解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能够有效解决林果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网络布局问题,同时优化了林果产地到预冷站的运输调度问题,既降低了林果冷链物流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也保证了林果质量。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对林果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进行合理网络布局,可以有效的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对促进我国林果冷链物流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