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歧义句式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a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歧义句式在整个语法讲解中的地位比较重要。它在课本中的位置多处在平时提到的“把”字句、“被”字句课后习题或者注解中,但是在平时的写作、交流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不得不让人注意。随着大量汉语知识的输入,留学生使用歧义句式的现象不减却增,这些对他们学习汉语影响较大,不利于其长远的发展。在传统的歧义研究中,多从宏观层面进行概述,很少进行具体某一个板块的探究。这样的方式,有利的一面是可以从各个层面了解歧义产生的原因;不利的一面却是具体的模块不能深入,只能停留在表面,不利于歧义句式分化办法的使用。留学生们不能进一步理解原因,不能够“举一反三”。那么,对汉语歧义句式的深入研究及应对方案,尤其是句法层面,就非常必要。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通过一些案例调查,得出了一些自己在讲授歧义句式时的教学方法。本篇论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1章主要分析选题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并充分肯定汉语歧义句式研究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对该领域已取得的成果进行综述,最后交代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章主要论述汉语歧义句式产生的缘由及详细分类。论文主要从句法层面进行探讨,所以其他的因素一般进行简单叙述。第3章针对歧义句式存在的消极作用提出了歧义句式结构的一些分化办法。第4章主要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历,具体分析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产生的歧义缘由及作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情况。用事实来进一步佐证前面的理论知识,前后照应,使文章更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研究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同时指出本文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现代汉语经过历时的演变出现音少字多的现象,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当中,这使得留学生容易对同音字产生困惑,长此下去,汉语学习的难度会有增无减,因此,同音字教学成了课堂中
《人民日报社论全集》于2013年12月18日发布,收录了《人民日报》自1948年6月15日创刊至2012年12月31日的7208篇社论文章。全书从党报评论的角度展示新中国各个时期的风貌,见
配偶权制度从其产生的过程来分析,它不是法律所创设的一种权利制度,而是在人类社会世世代代无数婚姻家庭生活中自生自发的一种习惯秩序,是人们共知、共信、共行的结果。千百
本文参照国内外几位学者提出的史诗类型划分标准,并根据哈萨克族史诗母题的组成方式,将其分为简单型、复合型和多重复合型三种类型。简单型在历史和宗教史诗中比较多,复合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加大了对建筑工程环保性能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建筑幕墙得到的广
控制和分析高校在规模扩张中的财务风险,是中国高校为了保证其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其含义特征以及成因,并就其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
工作感悟$$闵行如果仅就“三农”发展去实现乡村振兴,是不够的,这是由闵行的自然本底和区位发展决定的。闵行的“三农”工作体量不大,农产品不再以保障需求为主,而是需要在标准化
报纸
随着国家电信体制改革和我国电信市场的发展,中国电信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电信竞争变得异常激烈,竞争层次越来越高。然而价格战、广告战、渠道争夺等均未能使电信行
比较句是一种常用句式,也是现代汉语中最基本的句式之一。从《马氏文通》开始,几乎每一本语法书、汉语教材都会对其进行研究或编写。但以往对比较句研究大都停留在本体研究上
在“中国文化热”、“汉语热”的影响下,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外国人与日俱增。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满足留学生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需要,要求有新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