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产生的症状和并发症。在我国GERD的发生率约为5.77%,故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本病在中医学中应归属于“吐酸”、“吞酸”等范畴。本文从古今两方面探讨了中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的认识,总结出脾虚肝郁、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是发生本病的关键所在,其病位在脾胃,与肝之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回顾了现代医学对本病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现状。确立了中医健脾疏肝,和胃降逆的治法,并探讨了组方及配伍原则,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项研究随机选择胃食管反流病门诊患者(肝胃不和型)64例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吗丁琳10mg,一天三次,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胃宁颗粒治疗,每次一剂,分早、中、晚三次口服。6周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均服药一个疗程。结果表明,中药胃宁颗粒可以明显减轻胃食管反流病胃镜下病变程度,具有兴奋消化道平滑肌,增加其张力,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促进组织再生,加快粘膜修复的作用。在服药过程中,对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的用药途径。胃镜检查复发率极低。中药胃宁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与纯西药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不仅临床收效显著,而且可以降低纯西药治疗的副作用及复发率,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