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因终末期肾衰心肌结构和功能变化及血液净化对其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ta88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终末期肾衰(ESRF)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为各种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共同转归。已知,约80%的ESRF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CVD),它是构成ESRF患者50—67%的死亡原因。ESRF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心肌增厚、心腔扩大以及收缩、舒张功能异常。其中左室肥厚(LVH)和左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F)是心肌损害最为突出的特征。 ESRF患者主要依靠血液净化(BP)疗法或肾脏移植来替代肾脏功能,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治疗ESRF的主要手段。在不同的MHD方法中,传统血透(HD)方法比较单一,对毒素的清除效果不十分确切,而血液透析滤过(HDF)集中了血透与血滤优点为一体,目前正被广泛提倡。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不同血液净化疗法清除ESRF患者体内毒素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然而对不同病因的ESRF患者的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报道却较罕见。 由于ESRF病因不同,其内环境紊乱,对心肌损害亦各异。如糖尿病患者能量代谢异常,细胞对糖、脂肪摄取和利用障碍,导致冠状动脉及终末支发生病理变化。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增强,心肌后负荷增加,心壁增厚纤维化,最终导致心肌结构及功能损害。可见,基础疾病是构成ESRF患者的CVD发生率的重要原因。 多普勒超声心动仪(UCG)技术为非介入性、安全的观察心脏各种参数的辅助诊断方法。我们应用UCG对由不同病因导致的ESRF以及MHD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进行了测定,以探索不同血液净化方式-HDF、HD对患者上述变化的影响。材料及方法 1.研究对象及分组 1.1研究对象:150例ESRF患者均来自中国医科大学肾内科及沈阳二四二医院肾内科。ESRF:eer<1011让/min,ser:500-1500协mol/L。 所有ESRF患者中,DM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8~OFL以下,餐后2小时<14~oFL。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患者均有确切的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目前血压控制在140一160/90-110~Hg之间。而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则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诊断。所有MHD患者,稳定血透超过3个月。 1 .2分组 1 .2.1 ESRF一一BP组: ①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衰组(GN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52.7士8.7岁。 ②高血压肾小球动脉硬化组(HN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5.3士9.5岁。 ③糖尿病肾病组(DN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54.8土8 .6岁。 以上各组的40例病人再各自随机分为:HDF亚组20例以及HD亚组20例。 1.2.2 ESRF非血液净化组(NBP组):另选30例ESRF未进行透析治疗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51.7士7.9岁为对照组。 1二2.3健康对照组(C组):30例,男巧例,女巧例,年龄5 1 .5士8.7岁。 各组间的性别、年龄、病程、体重、体表面积等基本匹配。(见表l、2、4、5) 2.观察项目及方法 2.1血液净化方式: 所有BP组的患者平均每周透析2一3次,每次4一4.5小时。全部实行碳酸盐透析,均达到干体重。血流量200一2501司口min,透析液流量soonil/而n。透析器为血仿膜,面积1 .5一1 .6澎。HDF组患者则是在常规HD的基础上,每周行一次HDF治疗。HDF时血流量为230一30Ornl/分,置换液速度为85一z0Onil/min,滤器为聚矾膜(F6O)。 2.2临床观察指标: 每次血透前后测体重、血压、每月测一次血Ca、Hb、灯G、HCT、BuN、Cr、血糖、拍胸片、测心胸比。 2.3心肌结构及心功能测定: 应用惠普HP一SONOS一5500型多普勒超声心动仪分别于研究初始时及BP治疗三个月后检测UCG,由经验丰富的专人操作,采用美国超声心动协会的方法对患者的各项心脏参数进行测量。 监测指标为: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射血分数(EF)、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率峰值(E)和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率峰值(A)及其比值(E/A)。 3.统计学方法 定量资料表达*士s,两均数间的对比用t检验;分类资料用犷检验。显著性差异标准为P<0.05。结果1.ES盯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变化特点:1.1各组(包括BP与NBP组)的左室结构、功能的各项超声心动参数损伤程度均明显重于C组,P<0.001,(见表3、4)。 1.2 NBP组与BP各组比较:除NBP组的IVST、PVZT轻于HN组外,NBP组其它主要参数(LVEDD、LVMI、LVEDV、LVEDVI、EF、E/A)受累均明显重于DN、GN及HN组,P<0.05、P<0.01、P<0.00一;其中LVEDD、LvMI、计EDV、LVEDvl值虽高于DN组但无统计学意义,IVST、PWT值虽高于GN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4)。说明NBP组的左室结构、功能的损伤程度较BP各组显著严重。 1.3室壁厚度参数(IVST、PWT)比较:HN组与GN、DN组相比,前者的IVST、PWT值显著升高,P<0 .001,(见表4)。 1.4腔室扩张参数(LVEDD、LVEDV、LVEDVI)比较:DN组明显高于GN组及HN组,P<0.001,(见表4)。 2.BP各组研究前后各项超声心动参数的变化(表4): 2.1研究前后DN、GN、HN各组的左室肥厚(LVH)及其指数(LVMI)及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与目的:  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一半以上的肝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都发生在中国。肝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