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群及其对生活质量影响的纵向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nzx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3个时间点症状群及生活质量的纵向调查,在明确二者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症状群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为临床制定以症状群为单位的症状管理措施及提升胃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1~9月就诊于山东省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保健普外科病房拟行手术治疗的20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患者入院后第1天(T1)、术后2~4天(T2)和术后1个月(T3),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仅T1收集),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胃肠道肿瘤特异性模块(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Gastrointestinal Cancer Module,MDASI-GI)评估患者的症状,癌症治疗功能评价普适性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al,FACT-G)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SPSS26.0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采用频数及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量资料;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探索症状群、生活质量的纵向变化趋势;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探索一般资料对各时间点生活质量的影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索一般资料、症状群对各时间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1.胃癌患者在T1、T2、T3三个时间点均存在18个症状;其中,T1时苦恼和悲伤、T2时疼痛和疲乏、T3时疲乏和悲伤症状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较高。2.胃癌患者在T1、T3时均存在3个症状群,分别为消化道症状群、心理症状群及能量缺乏症状群;T2时增加了手术相关症状群,共4个症状群。3.胃癌患者在围手术期3个时间点的症状群严重程度得分(除手术相关症状群)均存在显著差异(P均<0.001),且呈现由低到高再有所下降的趋势;3个时间点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除社会家庭状况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均<0.001),且呈现由高到低再有所升高的趋势。4.胃癌患者在T1、T2、T3三个时间点,各症状群严重程度得分(除手术相关症状群)与生活质量总得分均呈负相关(r=-0.249~-0.527,P均<0.01)。5.分别以不同时间点的总体生活质量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胃癌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受到一般资料及症状群的影响,其中消化道症状群对总体生活质量的影响持续存在且影响程度最为显著。结论胃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各时间点的症状数目多、症状负担重;各时间点的症状群既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其严重程度、群内症状构成及持续时间又存在动态变化;各时间点的症状群(除手术相关症状群)与对应总体生活质量均呈负相关,其中消化道症状群对总体生活质量的影响持续存在且影响程度最为显著。本研究提示通过对症状群的管理,有望提高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量性研究法,调查肺癌患者参与自身治疗决策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描述性现象学研究,进一步探索影响肺癌患者参与到治疗决策中的相关因素,并挖掘肺癌患者参与治疗决策中的体验和需求。方法:1、肺癌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3月至2021年10月对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胸外科和肿瘤科病区的340名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最终纳入31 1名肺癌患者。调查工具包括一般
学位
与出仕相对,隐逸是我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两条主要出路之一。自先秦以来,隐士一直通过隐逸江湖拒绝参与政治的方法来彰显高尚人格,追求独立地位。唐代隐逸继承了前代隐逸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泛化为中上阶层喜闻乐见的社会风尚,在流行中实现了巨大创新,成功消解了仕隐二元对立,启发了后世宋元隐逸文化的主流模式。研究唐代隐逸风尚,有利于从更为贯通的视角透视唐代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目前,学术界专论唐代隐逸的论文和专著相对较少
学位
现代博物馆学和考古学是近代以后才由西方传入我国的。生前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的曾昭燏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博专家,我国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开拓者之一。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即赴欧洲学习考古学,同时进行博物馆学的研究和考察,学成后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条件,于抗战期间回到战火纷飞中的祖国,任职于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并陆续参加了云南大理和四川彭山地区的一系列重要考古发掘工作。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主持了
学位
研究背景:器官生长的精确调控对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必不可少。器官大小受细胞体积和细胞数量的影响,而细胞数量则由细胞增殖与死亡决定。果蝇翅成虫盘(简称“翅盘”)是成虫翅的前体结构,也是研究器官生长调控和图式形成的常用模型。果蝇翅盘的生长集中在幼虫期,幼虫翅盘的最终大小决定了成虫翅的大小。CIZ1是核基质蛋白,哺乳动物CIZ1被发现参与DNA复制、G1/S期过渡以及X染色体失活,但目前对于CIZ1在器
学位
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一直在威胁着人类健康。在众多材料中,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具有大比表面积、可灵活修饰的配体和良好的孔隙度等优势,在污染物吸附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MOFs的刚性结构及粉末特性使其机械加工和回收利用成为了一个难题,同时机械加工会破坏MOFs的孔隙结构,导致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数量大幅下降。开发MOFs/气凝胶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解决方案,其连通的微介孔结构为气体和离子的
学位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和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高度重视,开发新的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清洁能源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利用太阳能驱动的水分解可以储存丰富的太阳能,并生产绿色的氢气和氧气。利用半导体光催化剂分解水是目前大规模太阳能制氢的一种简单、经济的方法。二氧化钛TiO2因其低成本、储量丰富、无毒且稳定性高而被广泛研究。除了研究较多的体相材料外,二维L-TiO2纳米片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
学位
染料被广泛应用于纺织、食品、造纸、印染等行业,产生的印染废水具有化学需氧量高、色度高、成分复杂等特点,会对人类健康、水体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等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发展印染废水治理技术具有必要性。众多水处理方法中,吸附法由于具有操作简便、性能优良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碳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吸附性能而受到持续关注,但是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它们的推广使用。生物炭是一种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通过高温热解
学位
焦点小组作为一种典型的质性研究方法,凭借其收集资料性质广泛与内容丰富的特点,以及研究方法应用场景多元性的优势,在国外博物馆观众评估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该方法在中国大陆的应用目前多见于市场及社会学研究,并未受到博物馆界的充分重视。针对于国内博物馆观众评估领域对焦点小组应用较少及使用场景与方式不明晰的现状,本文以焦点小组在博物馆观众评估领域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对其适用范围、应用形式进行探讨。在论证过
学位
从目前已知的考古材料来看,早在浙江湖州瓢山窑址Ⅱ区就已经发现了原始瓷豆的标本。整体而言,原始瓷豆发展于商,鼎盛于西周,渐亡于东周。自有原始瓷伊始,环太湖地区就出现了原始瓷豆,其作为当时日常生活和墓葬随葬品中较为常见的器物,不仅具有实用性,更是人们意识形态的体现,是研究古代瓷器手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本文对环太湖地区两周时期原始瓷豆的总体特征、窑业技术和文化内涵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共分为五个章节。
学位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破布木果水提物迷迭香酸(RA)进行定量分析,建立慢性不可预测性轻度抑郁大鼠模型(CUMS),并观察RA对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影响;采用液质联用(HPLC-MS)研究方法检测CUMS抑郁模型大鼠各脑区的5-HT、5-HIAA含量,并分析各组间差异,探寻破布木果防治抑郁的可能途径。方法:首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破布木果水提物中迷迭香酸进行定量分析;其次选取60只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