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与脊柱形态特征和活动能力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kdkd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例不断增长,增龄引起的骨骼退化性疾病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骨质疏松最严重并发症是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特别是脊柱和髋部的骨折,不但造成患者身心严重伤害、生活质量降低,同时由于其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对其家庭和社会也是一种极大的负担。现如今对于骨质疏松,尚无根本治愈的方法,大多只能延缓病程的发展。因此,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测和风险因素的评估、怎样预防骨折的发生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内容。临床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大多是在不良外力诱因下引起的跌倒而发生的,因此,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不但需要运用抗骨质疏松性药物来延缓骨质疏松的发展,还需避免和减少外力诱因下跌倒的机会,从而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避免和减少跌倒的发生已成为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与脊柱形态特征和活动能力的关系,评估脊柱曲度和脊柱活动能力在防止老年人外力诱因下跌倒的作用;同时探讨脊柱整体平衡能力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影响。为临床上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依据。方法:一、应用双能X线(DEXA)测量107位老年人股骨颈骨密度(BMD)并对他们进行骨折风险因素问卷调查并收集数据,联合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骨折风险测评工具(FRAX)对老年人进行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计算出每个人10年内髋部骨折的概率和10内主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脊柱、髋部、前臂或肩部骨折)概率。二、采用Spinalmouse测量老年人直立位、前屈位、后仰位和负重位的脊柱椎间夹角、脊柱曲度和躯干倾斜角,并分析骨折风险概率与脊柱椎间夹角、脊柱曲度、躯干倾斜角的相关性。结果:一、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与直立位的胸(T)7/8夹角、胸椎曲度、腰椎曲度和躯干倾斜角成正相关(P<0.05)。二、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与直立位到前屈位的胸椎曲度变化成负相关(P<0.05),与直立位到前屈位的腰椎曲度变化无显著相关;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与直立位到后仰位的胸椎曲度变化和腰椎曲度变化无显著相关。三、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与负重位的胸椎曲度变化和躯干倾斜角变化成正相关(P<0.05),而与腰椎曲度变化无显著相关。结论:一、老年人的脊柱形态特征和脊柱活动能力能够反映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脊柱的平衡能力可以作为独立的因素来评估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二、临床上可以通过治疗和锻炼的方法恢复脊柱正常的生理曲度和活动能力,同时加强背部肌群的锻炼,从而避免和减少了在外力诱因下跌倒的机会,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其他文献
风险是整个金融理论的核心,金融学的任何一个分支最终都可以归结到对风险的规避和定价上。在实务界,无论是银行、保险、证券还是地产、信托,风险控制部门在保证其机构正常运
本文介绍了一套质子治疗输运线上的60°平行边二极磁铁的设计与优化过程。为了提高磁铁磁场质量,其横向场均匀度以及沿积分路径上的积分磁场均匀度均需要优化。根据70250MeV
<正> 近视是青少年的常见病,多以单纯性近视为主。近年来,笔者选择特效穴位,采用人胎盘组织液穴位注射治疗本病,收到一定效果。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中小学学生,年龄在22岁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进入21世纪的中国,面临经济全球化以及如何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国家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始终都围绕
在建立起区域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之上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主线 ,以三维高分辨率地震、岩心和测井资料为基础 ,以高频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和对比为关键 ,从各种地质因素上对
涠西南凹陷涠洲11区南部流沙港组油气特征明显,但目的层段岩性复杂,储层横向变化快,连通性差,因此对沉积微相与砂体的成因分析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岩心精细观察描述,结合粒度资料、
一、临泽古老秧歌的历史渊源在汉代,河西走廊曾是羌族的驻牧地,而临泽位居河西走廊蜂腰地段,其中的昭武古地正是月氏、匈奴的活动中心,历经数百年,其经济、文化、军事等活动在此地
本文利用酒泉风电基地2009年11月—2010年10月风电场测风塔资料,分析了酒泉风电基地的近地层风场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WRF模式对酒泉地区2010年8月的风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
《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威廉·梅克匹斯·萨克雷的代表作及成名作。作为西方经典小说之一,《名利场》的中文全译本在近些年达到二十本多本。其中,杨必的译本
大部分日语借词及其日语原词在现代中日语言中还在广泛使用,这给日本学生的汉语学习带来潜在优势,同时也使日本学生极易产生理解与表达偏误。本文在综述汉语中日语借词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