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urs,pNETs)的临床诊断、外科治疗以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0例pNET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47±13)岁。功能性pNETs有12例,无功能性18例。功能性pNETs主要表现为血中激素水平的上升和相应的激素综合征(如Whipple三联征),无功能性pNETs多表现为非特异性的胰腺占位症状(如腹痛、腹胀、黄疸等)。B超、CT、MRI以及EUS等检查的检出率分别为66.67%、95.65%、100%、100%。3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根治术28例,行姑息术2例。肝脏转移4例,淋巴结转移5例,血管侵犯2例。无功能性pNETs的肿瘤体积大小以及侵犯转移的病例数量,均高于功能性pNETs(P<0.05)。免疫组化显示泌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gA)、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的阳性率分别为90.0%、86.67%、36.67%。术后成功随访28例,平均随访时间为(59.57±33.43)个月,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3.4%。依据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 7 版 TNM 分期标准,Ⅰ、Ⅱ、Ⅲ、Ⅳ期患者分别有17、6、2、3例,对应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3.3%、50.0%、33.3%。依据WHO 2010年病理分级标准,2010年以后入院的患者中,G1、G2、G3级患者分别有8、5、2例,对应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5.0%、50.0%。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级、肿瘤分期、有无肝脏转移、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与pNETs患者的预后相关(P<0.05)。结论:1、pNETs分泌的特殊的激素及其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可为功能性pNETs提供诊断依据。CT、MRI是pNETs的常用定位诊断方法,且CT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在pNETs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中,CgA和SYN的阳性率明显高于NSE。2、相较于功能性pNETs,无功能性pNETs在确诊时,于肿瘤体积及侵犯转移等方面,表现出更高的肿瘤进展。3、外科手术为pNETs患者提供了治愈可能性,大多数病例通过恰当的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期。4、肝脏转移、淋巴结转移、肿瘤分级和肿瘤分期等是影响pNETs患者预后生存的重要因素。WHO 2010年的肿瘤分级和AJCC的7版TNM分期能够评估pNETs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