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2009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室内马歇尔试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聚合物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拌和试验方法。确定了不掺纤维的沥青混凝土(AC)和纤维掺量为0.2%、0.35%、0.5%的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最佳沥青用量。根据马歇尔试验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制备了沥青混凝土和不同掺量的聚合物纤维沥青混凝土,分别进行了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以及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湿法”拌和工艺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使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达到最理想的拌和效果,可有效避免纤维的结团现象:随聚酯纤维掺量的提高,马歇尔稳定度和毛体积密度变化呈先增大后减小的抛物线趋势,而流值和空隙率呈现相反的趋势;马歇尔方法设计的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虽然聚酯纤维掺量提高时,沥青混凝土的最佳油石比也同时增大,但纤维掺量和沥青最佳油石比的增长不成比例;对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聚酯纤维掺量与油石比增加量之比为1.05时,聚酯纤维和沥青可达到最佳的组合:聚酯纤维对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当聚酯纤维掺量与油石比增加量的比值接近1.05时,聚酯纤维对高温性能的改善效果达到最佳;马歇尔稳定度与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因此,马歇尔稳定度能较好反映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在-40℃~100℃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降低,沥青混凝土及不同掺量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弯曲破坏强度均呈线性降低趋势。聚酯纤维的添加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沥青混凝土的温度敏感性本质,但明显改变了不同温度下弯曲破坏强度的大小;随着纤维掺量的提高,沥青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提高幅度也不断增大;在-40℃~10℃的温度范围内,沥青混凝土及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抗变形能力均越来越差。但同等条件下,聚酯纤维的加入,使沥青混凝土的抗变形能力显著提高;掺加0.2%的聚合物纤维可使沥青混凝土浸水残留稳定度从86.59%提高到96.07%,提高幅度为11%:掺加0.2%的聚合物纤维以后,沥青混凝土试件的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从80.8%提高到85%,水稳定性提高幅度达5.2%。
其他文献
众多工程实践发现,坑底工程桩的存在对基坑变形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原因在于,工程桩的存在增加了坑底介质整体的压缩模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基坑围护结构侧向变形及坑底土体
核电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已经被许多国家广泛应用。而核电站一旦遭到破坏,发生核泄漏,必然会造成巨大的灾害。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会对核电站产生巨大的安全影响。核电站安全壳
随着定向井技术的不断发展,柔性管柱的使用越来越多,而关系到定向井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管柱是否发生屈曲,本文对柔性管柱之一----连续油管进行屈曲分析。首先建立连续油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空间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因素,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同时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使得基坑工程规模和深度不断
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由不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导致的径流性水质污染、洪涝灾害频发、地面沉降及气候微循环障碍等问题日趋严重,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水安全格局危机的考验
城市供水管网系统承担着把合格水输送至广大用户的重要职责,是保障人民正常生活、生产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它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由于各种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供水
本文在分析普通混凝土性能上的不足以及纤维混凝土性能特点的基础上,主要是在低温下对钢纤维混凝土、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以及新型的纤维增强方式(钢—聚丙烯腈混合纤维混凝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本文围绕各种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做了以下工作:1.根据纤维混凝土制备原理及组成材料的性能,制备了素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睛纤维混凝土、钢—聚丙烯睛纤维混凝土。2.用纤维增强机理分析了纤维的增强作用,通过研究各种混
高级氧化技术,能够有效的降解各类有机污染物,作为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手段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环境修复等各个领域。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级氧化手段,以过渡金属作为催化剂,活化效率高,由此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存在重金属溢出的问题,无法满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得其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非金属纳米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不需负载和掺杂任何金属,催化活性取决于纳米碳材料表面的化学性质,能
折板式网架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空间结构形式,由平板网架单元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由于其具有力学性能良好、造型优美、施工方便等优点,如今折板式空间网架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
随着工程规模的扩大,尤其是大型土石坝、边坡高填方体等大型工程,湿化变形对其造成的潜在危害已经越来越受到岩土界的重视。各种土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湿化变形,本文选择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