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球环境演变已经成为各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由于近年来全球环境的恶化,使我们对于环境演变规律的研究变得十分的迫切,孢粉作为恢复气候的一种理想代用指标,用其恢复古植被、古气候,对我们了解环境演变过程、解决当今环境问题以及对将来人类活动的指导,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以在新疆北部艾比湖湿地所取的地层剖面为主体,结合在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所采集的33块表土孢粉进行的不同海拔高度孢粉谱差异的研究,并结合粒度、14C年龄来定性重建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结果显示,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表土孢粉谱划为三个带,分别为:山地森林带、山地干草原带和山地草原化荒漠带。艾比湖的剖面孢粉以及其他综合指标的分析得出:在14.3-12.6kaB.P.期间,孢粉组合中以乔木和草本花粉为主,推测当时为疏林草原景观,该带松属、桦属花粉以及蕨类孢子百分含量较高,体现了暖湿的气候特征,认为该阶段可能处于“全球间歇性暖事件”期间;在12.6-8.3kaB.P.期间,整体上看孢粉组合中以草本花粉为主,乔木花粉其次,呈草原景观,在该阶段的初期,乔木花粉百分含量骤减,含少量的云杉花粉,藜科花粉百分含量增加,蕨类孢子减少,气候显示为寒冷干旱的特征,认为该阶段可能为“新仙女木期”,在此之后进入全新世,气温回升导致高山上的积雪融水增多,湖泊入水量增大湖面上升,但是整个期间呈现出偏冷的气候特征;8.26kaB.P.左右,气候突然变冷,前人在许多研究中均记录过这一冷事件;在8.3-3.1kaB.P.期间,气候由暖湿过渡到暖干,推测该阶段对应“全新世大暖期”;在3.1-0.9kaB.P.这一阶段后期,蕨类孢子比重增大,气候变暖,且该时期艾比湖水位上涨,认为可与“中世纪温暖期”相对应;从0.9kaB.P.至今,植物种类少,气候恶劣,由于剖面分辨率相对较低,对于“小冰期事件”没有十分突出的体现,但在该阶段蕨类孢子含量增加,同前人研究中提到的“小冰期事件”时期艾比湖水位上升的情况大致相符合;在最后约200年期间,气候较为干旱,与现代气候特征相类似。艾比湖湿地作为气候敏感区,沉积物能够较为完整地记录全球气候演变的特征,因此对于该地区环境演变过程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在将来的活动中能够知晓该如何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