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现代人权观的重构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uu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也是深刻并极富争议性的理论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西方的人权概念,人权概念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为了对抗和否定当时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权、君权和等级特权的产物。本文从语义学解释入手,指出人权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应当享有或已经享有的权利,既有普遍性,也有相对性。人权观念是人们对人权现象和事实所持有的一种较为稳定的人权意识定势。我国现代人权观萌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发展并逐渐形成。它是中国语境下,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群体人权观,既吸收了西方先进人权理念和人权思想的精髓,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权因素。从现实因素考证,我国现代人权观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人权观,受本国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制约。从理论模式来看,它是国家主导重构型的多元化人权发展模式,是一种整合个人、社会与国家三方利益的人权观。我国的现代人权观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谐观念、集体精神等要素并结合西方的“人道主义”、“理性精神”价值要素,按照新的人权价值理念进行重构。它具有时代性与发展性、人权主体和权利内容的扩张性以及人权的代际正义性。我国现代人权观的重构需要考虑其动力机制、阻滞因素以及生成路径。市场经济制度、民主政治、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以及西方现代人权理念的冲击推动了我国现代人权观的生成;同时传统文化中的消极作用、对西方人权理论的依附以及公民权利意识淡薄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人权观的形成。因此,对于人权建设起步较晚的我国,政府在重构现代人权观的过程中应扮演主导者的角色,通。过理性的人为设计来完成现代人权观的重构,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公民的权利意识、平等和自由理念。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现代民主理论认为,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试图在韩国政治现代化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从政党功能的视角对二战以来韩国政党政治的演
中国是一个宗族传统观念浓厚的国家,宗族观念深深地刻在中国人的思想中,研究宗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在研究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特点。 本文以J省藤村的实地调查为基础,以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