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环境在不断改善,但人们的生存环境却在不断恶化,使得人们越来越趋于重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教学环境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存在系统,是任何教学活动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展开的场所。体育教学环境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环境更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条件。一个宽松和谐的体育教学环境,既有利于体育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兴趣和参加体育锻炼的自主、自觉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养成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爱好和习惯。 为了适应我国体育教学新课程改革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①问卷调查法、②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观察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州体育学院田径课教学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内容和实际调查情况以及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制约和影响广州体育学院田径课教学环境的诸多因素,得出结论如下: 1、田径课是在室外进行,故天气条件(晴天,阴天,雨天)因素和温度湿度因素对其影响较为突出。而学生对这两项的满意度总体上也没有达到满意的标准。其主要是广州地理位置的原因,夏季雨季过长,且闷热并潮湿。 2、教学设施和体育器材趋向于老化,同时田径课中田径专项和非田径专项在体育器材上存在明显差异,在教学中明显更重视田径专项,对非田径专项的田径课重视不够。同时对学生课后文化生活的重视度不够,没能满足学生课后对专项知识的渴望。 3、田径课教学组织中学生对课堂上实际练习的时间和次数重视度很高,但是因为时间(80分钟)等缘故使学生们无法达到自己上课的要求。在教学班级规模中,非田径专项班人数过于庞大,甚至有些班级人数大于30人,给教师教学和因材施教增加了难度。 4、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程度明显要高于物理环境。对传统校风和班级风气中的满意程度一般,呈下滑趋势。且非田径专项的学生主要是学校传统的校风和班风,以及教学的课堂气氛这两项因素影响较大。田径专项学生主要是校运会以及周边关于田径活动氛围因素影响较大。 5、心理环境中的教学情感对学生学习影响更加明显,学习的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态度在田径和非田径专项中都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然而在非田径专项课里教师没有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田径专项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动机、目标,这主要是因为田径运动较球类运动的趣味性教差和群众基础较差引起的。 6、不管是田径专项和非田径专项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尚可,但在与师生关系中,非田径专项学生较田径专项学生与老师关系比较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