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变形破坏及抗滑桩与土体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 : 46次 | 上传用户:mobiw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离心模型试验以及三维数值模拟等手段对稳定计算中土体强度指标、边坡变形破坏发生机制及抗滑桩与土体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目前有关规范中三轴固结不排水指标的定义与边坡破坏的现场实际及有效应力原理存在一定的矛盾,建议采用对应的剪前固结应力即tanφcuf/σc进行定义。不同应力路径条件下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表明,按常规方法整理出来的三轴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特别是内摩擦角的差异很大,而采用新方法(对应固结应力)整理出来的强度指标则基本相同,这说明土体在固结完成后,其强度是唯一的。(2)提出了堤防工程在不同工况下的离心机试验的模拟技术及应用离心模型试验获取稳定安全系数的方法,并成功进行了一个堤防工程的变形破坏机制研究。(3)不同特性与工况下抗滑桩与土体相互作用的数值分析与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表明:采用简化Bishop法计算得到的滑动面不能反映抗滑桩加固边坡的破坏机理,抗滑桩设置在边坡中部和减小桩间距有利于提高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而此时抗滑桩在边坡临界破坏时的挠度、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相对较大;桩头固定、铰接与桩头自由、平移相比,所加固边坡的整体水平位移及边坡临界破坏时抗滑桩的最大弯矩相对较小,而稳定安全系数则较大,因此在进行抗滑桩设计时应尽量选择桩头固定与铰接的型式,或对桩头进行锚固以改善抗滑桩的受力特性,提高边坡的稳定安全性状。(4)在使用相同材料的情况下,使用“小直径、密间距”的抗滑桩比使用“大直径、大间距”的抗滑桩更能有效提高边坡的稳定安全性能,而在相同的桩间距(D1/d)情况下,使用大直径的抗滑桩则更能有效提高边坡的稳定安全性能;当桩间距(D1/d)与桩径(d)相同时,增大抗滑桩模量可以提高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而在保持抗滑桩抗弯刚度(EpIp)及桩间距(D1/d)相同的情况下,增大抗滑桩直径比增加桩体模量能更有效提高边坡稳定安全系数。(5)采用双排抗滑桩明显高于相对应单排桩的加固效果,在边坡临界破坏时双排桩中的挠度、最大弯矩与最大剪力也比对应单排桩中的大,双排桩设置在边坡中部比设置在坡顶、坡脚附近位置能更有效提高加固效果。
其他文献
基于需求ERG理论与适应性行为理论,研究讨论了我国现阶段参与村干部选举中的竞选者动机,并根据事实驱动的研究策略,构建了参与村干部竞选的竞选动机量表,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村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发四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超声诊断及形成原因分析。方法:对28例恶性肿瘤并发四肢DV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VT的二维声像图表现为静脉管径改变,腔内实质
目的研究兔VX2肝癌栓塞治疗前后CT灌注特征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60只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采用注射法将VX2瘤块接种于
<正>肩关节周围炎又称肩周炎,主要发病机制为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等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肩关节周围炎症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
本文阐述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针对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结合了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了适合于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贸易作为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受到了理论界的普遍关注。大量研究如何确定与衡量国际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问题的文献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并应用于实践。发展中国家
<正>现代医学在近20年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有很大进展,降压药物的研制日新月异,但我们亦看到在全世界或在我国,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血压控制率仍很低,每年因高血压
涪陵区旅游业的发展是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是促进GDP的稳步发展重要领头行业。本文通过涪陵区旅游资源与GDP的相关性分析,建立旅游资
中间继电器一种用来增加控制电路中的信号数量或将信号放大的控制类低压继电器。其输入信号是线圈的通电和断电,输出的信号是触点的动作。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对数多,容量较大,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