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能力视角下的邻避治理——以城市垃圾末端处理设施的邻避问题为例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7nh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垃圾围城”问题使得城市垃圾末端处理设施的建设显得越发的必要,与此同时相伴随着的是此类环境性邻避事件也逐渐增多。为了更好地破解城市垃圾末端处理设施的邻避困境,研究从地方政府能力的角度,基于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对此类事件中的地方政府能力进行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多案例定性研究的方法,共选取三个有代表性的案例。研究得出,在城市垃圾末端处理设施邻避治理中地方政府能力结构失衡会导致邻避治理绩效低下。具体表现在能力要素和时间两个维度。要素维度上包括:民主能力和集中能力的失衡(邻避事件全过程)、程序性能力和灵活性能力的失衡(邻避事件前期和中期)、柔性能力和刚性能力的失衡(邻避事件中期)。时间维度上包括:邻避风险管理注重后期弥补而忽视前期的预防和消解、邻避设施重视审批环节而忽视后期的建设和运营。地方政府能力结构失衡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信息”和“信任”在政府和邻避设施所影响到的群体之间产生剥离,最终致使邻避治理绩效低下。邻避治理中地方政府能力结构均衡的实现需要各要素相互配合,并根据情境动态调整。城市垃圾末端处理设施邻避治理中地方政府能力结构均衡的基本考量标准为是否符合法律和履行公共责任;根本考量标准为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体考量标准为邻避设施周边居民的满意度。为了进一步深化研究,本文从组织、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对造成城市垃圾末端处理设施邻避治理中地方政府能力结构失衡的原因进行剖析,并从中观制度架构层面和微观地方政府能力结构方面,提出了一些就现阶段改善这种能力结构失衡、促进城市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建设的可操作性建议。
  本次研究还存在对于“邻避治理绩效”解构不足的问题。在下一步研究中,笔者会继续对“地方政府能力结构”和“邻避治理绩效”进行更精细的指标设定,补充量化研究的方法,使得研究结论更具有实操性。
其他文献
二十国集团(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是大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达成共识合作的重要舞台。中美两国在二十国集团框架下的合作是中美两国合作的重要方面,也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主要的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与供给意愿不断增强。笔者基于对两国间供给意愿与供给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引入了意愿汇聚与能力整合两个概念,根据两国在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国际和国内非政府组织、基金会、媒体等非国家行为体在一些特定的问题领域越来越活跃。从这一时期开始,由于北极区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威胁到北极原住民的生存与健康,北极原住民组织借助一系列国际合作平台,与北极国家、国际政府间组织及其他非政府组织展开互动,试图将维护北极地区环境可持续发展这一传统议题与全球化扩张下的捍卫人权与社会正义
在当今世界上所有民族国家当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所有人民都拥有相同的信仰,都属于同一个种族甚至是民族。因此,不同的种族、民族和信仰,以及大相径庭的外貌、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现代民族国家内部,民族问题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国家的立国之本。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境内尤其是北高加索地区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层出不穷,不过大都处于各自
冷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进入动荡时期。日本对华政策也是跌宕起伏,变动不居。2017年安倍内阁的对华政策出现新的变化,安倍一改2012年上台以来强硬的态度,不断释放出希望改善与华关系的信号,积极谋求两国领导人的互访,促进两国各方面合作的恢复。反观2007年安倍第一届任期内的对华政策,也发生了相似的转变。日本对华政策经历了小泉内阁时期的激烈对抗后,在安倍内阁时期同样出现了缓和的迹象。  为什么同一首相在
学位
全球公域治理是国际社会在21世纪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的重要议题,由于全球公域的公共物品属性和国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倾向,国际社会在公域治理中展开的合作易于陷入集体行动困境。现有关于集体行动困境的研究主要基于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单独或综合强调国际权力结构、国际制度和观念因素作用,忽略各因素间的共性且未形成统一框架。现有研究大多将关注点放在气候、海洋等宏观领域分析中,缺乏对具体
21世纪以来,中菲关系进入了曲折发展时期,菲律宾对华政策也经历了两次调整:阿罗约政府实行对华接触的政策,但阿基诺三世时期发生转变,对华政策以制衡为主,杜特尔特上台后对华政策又回归友好。由此可以看出菲律宾对华政策存在明显反差。那么,菲律宾对华政策调整一以贯之的逻辑是什么?菲律宾对华政策调整有何影响?这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运用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模型,从体系层次和单元层次为菲律宾对华政策的调整提供
国际议程设置是国际关系行为体通过各种方式,将其关心的问题列入国际议程,并提升其在议程中重要性和显要性的过程。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国家的议程设置能力是一国通过各种方式在区域、跨区域以及全球性的国际组织、论坛以及其它多边外交场合中发起、倡导、推进政策问题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外交实践表现表明,作为崛起中大国,中国正巧妙地将自身国家实力优势转化为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议程设置能力,并在一些
学位
信访制度是维护正当权利和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通道,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民主政治,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信访工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相继出台多个相关文件。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网上信访的概念之后,对信访工作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  本文采用辨证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深入
学位
我国当前在“未富先老”的现实情境下,面临着老龄化纵深发展的严峻挑战,养老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社区养老服务成为弥补机构养老和传统家庭养老供给不足的有效养老模式。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引领下,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走上了社会化的发展道路,多元主体参与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成为实现我国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的关键。  本文以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治理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多元共治的理念和内涵为理论指导,
学位
民粹主义是一种反复出现、范围极广的历史现象,贯穿着民主政治发展的始终。伴随着第三波民粹主义的再度兴起,当代西方民主在实践中遭遇多种危机,研究二者的发展逻辑及其之间的互动关联,不仅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意义重大,对中国在“乱世”之中的稳步前行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发生于当代西方的第三波民粹主义视为整体性的研究对象,利用历史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从民主的危机这一理论视角切入,再次审视第三波民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