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其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是一切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基础和前提。然而,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和排污量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如何将人类活动控制在水资源系统的承受范围之内,如何协调好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水资源承载能力正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水资源承受极限的重要体现之一,对其进行研究,是制定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坏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的现状,并归纳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本概念、特性、内涵、影响因素、理论支持、研究方法以及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等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以青岛市大沽河流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首先对当地的水资源条件与开发利用现状、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需求预测进行研究;其次,建立适合大沽河流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和软件系统;最后,在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计算当地的水资源承载能力。
基于流域配置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研究是本次研究的核心部分。本文在详细研究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概念、模型构建原理及求解方法,通过分析计算得出了以下结论:青岛市大沽河流域现状水平年、2010年、2020年、2030年水资源承载能力均不足,人口、GDP和生态环境面积均超载。考虑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相对极限性的特点,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思想,提出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建议和对策,为青岛市大沽河流域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