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潍北凹陷位于昌潍坳陷的东北部,是在郯庐断裂带走滑作用控制下发育的一个小型陆相断陷盆地。北部以古城-潍河口断裂与昌北凸起相邻,东部以昌邑-大店断裂与鲁东隆起相隔,西部以鄌郚-葛沟断裂与昌北凸起和侯镇凹陷相接,是一个面积约为880km2的次级洼陷单元。根据其区域特征和沉积演化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四个次级的构造单元:北部陡坡带、西部瓦城断阶带、东部灶户断鼻带和南部缓坡带。在郯庐断裂的控制作用下,盆地内部构造复杂多样,主要的断裂表现为NW、NE和近EW向三组,主要分布于西部瓦城断阶带和东部的灶户断鼻带两个小的次级构造单元中。盆地在东西方向上受控于鄌郚-葛沟断裂和昌邑-大店断裂,表现为双断式地堑结构,南北方向上主要受控于北部的古城潍河口断裂,表现为“南高北低”的箕状形态。盆地开始于中生代晚期,到古近系主要沉积了孔店组和沙河街组的地层。后期由于郯庐断裂进入挤压活动期,盆地整体抬升,上部沙河街组地层遭受剥蚀,仅保留了沙四段地层。后期盆地又继续沉降,接收了新近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的地层沉积。通过对潍北凹陷孔店组时期的构造演化规律和沉积史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得出,孔三段时期,为盆地的裂陷期,在北部的古城-潍河口断裂和东部的昌邑-大店断裂的影响下,盆地内以岩浆活动产物为主。由于岩浆温度高,粘度小,易于流动,以致于岩浆岩覆盖全区,故孔三段全区主要为水下间歇性喷发和溢流沉积。孔二段时期为盆地断陷期,该时期湖盆整体下降较快,主要为湖相沉积为主,而且该时期气候湿润,主要为还原条件下的沉积产物。孔一段时期进入盆地的坳陷期,构造作用相对减弱,沉降缓慢,水体变浅,气候由潮湿多雨变得炎热干燥,全区沉积物主要为紫红色和紫色。通过对工区内的98口井的录井资料和测井资料的分析,做出每口单井的单井沉积相,主要为扇三角洲、湖泊相、近岸水下扇、辫状河三角洲等五种沉积相。然后利用声波和密度测井进行合成地震记录,通过层位标定,将单井的分层信息投到地震资料中来。利用对三维地震资料的地震相分析,并结合单井沉积相分析的结果,来对研究区孔店组各个亚段时期进行沉积相研究,并绘制了沉积相平面分布图。同时结合各个时期的构造演化特征,绘制了全区的沉积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