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颗粒添加组分的流态化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xiao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纳米颗粒添加组分的流态化,实验以纳米SiO2、TiO2、ZnO颗粒为物料进行流化,结果发现在传统流化床中三种颗粒均不能实现正常流态化,出现活塞、沟流、聚团流化等不良现象;在三种纳米颗粒中分别添加FCC、普通Al2O3和耐高温Al2O3三种惰性大颗粒后,纳米颗粒的流化特性分别得到不同程度地改善。运用R-Z方程对混合体系流态化的散式化程度进行了检验。实验考察了三种不同添加颗粒的添加量、粒径大小对纳米颗粒流化性能的影响:(1)FCC大颗粒在添加量为30%时可以显著改善纳米SiO2的流化特性,添加量增加到40%混合体系的临界流化速度降低,床层膨胀比增大。添加30%的普通Al2O3颗粒,也可以使纳米SiO2实现完全流化,但是流化质量不是很好;添加量为40%时混合体系的流化质量增强。纳米SiO2中添加30%的耐高温Al2O3时对其流化效果的改善并不显著,而添加量为50%时,混合体系的流化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FCC、普通Al2O3和耐高温Al2O3三种大颗粒均在添加量为30%时显著改善了纳米TiO2的流化特性;添加量增加到40%时,混合体系的流化质量更好。(3)相同添加量下,三种大颗粒的粒径范围均在180-200目时,混合体系的流化质量达到最好。R-Z分析也表明,添加量越大,粒径越小,床层终端流速与散式化指数越大,即床层稳定操作气速越大,散式化程度越高。在相同添加量和相同粒径下,添加FCC颗粒的混合体系的流化质量最佳,普通Al2O3次之,耐高温Al2O3最差。(4)由于三种添加颗粒与纳米ZnO颗粒的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在低气速下仍形成活塞和沟流,而高气速下,压降和床层高度波动较大,床层异常不稳定,床层膨胀比小。因此,FCC、普通Al2O3、耐高温Al2O3均可以改善纳米ZnO颗粒流化特性,但是没有达到理想的改善效果。
其他文献
G四链体核酸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角色,使其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靶标。但是,关于G-四链体在细胞环境中的真实存在状态,以及它在细胞环境下分布、形成及解链过
学位
目的:目前尚无中国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况报告。本研究对我国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以及与指南的符合程度进行了系统的调研。方法:本研究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位于中国5座大中城市
会议
N-亚胺叶立德虽自身具有带正负电荷的氮原子,但邻位的羰基N-保护基团使其结构趋于稳定,因此在有机合成中可被广泛用作于制备氮杂化合物的原料。在几类已报道的N-亚胺叶立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