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基础始终处于十分薄弱状态。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不断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全面建小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目标的确立,加之公安队伍自身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步伐的快速迈进,一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警察公共关系的构架正在逐步形成。在此进程中,公安机关与大众媒介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大众媒介既是警察与外界沟通联系的桥梁,在警察与外部公众之间起中介作用,又作为警察公共关系对象的特殊组织客体而独立存在。尽管大众媒介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随着人们对大众媒介的依赖性的不断增大,但是由于我国的警察公共关系学科还没有被广泛重视,尤其是警察公共关系的理念还没有深入警心和民心,一些基层公安机关的领导动辄把大众媒介视为“洪水猛兽”,对于习惯于见缝插针的记者们始终是防不胜防,工作经常陷入被动,二者的关系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其实,以警察的角度看大众媒介或以大众媒介的角度看警察,各自均有值得反思之处,本文将重点从警察的角度来分析警察与大众媒介的关系并提出改进的对策。
本文从研究警察公共关系理论和大众媒介理论入手,剖析了当前广州市警察与大众媒介关系的现状及成因,深刻分析了二者的性质、利益和关系,并借鉴境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做法,提出了我国转型期警察与大众媒介竞争性伙伴关系建立的原则和途径。由于警察与大众媒介处于博弈的双方,产生关系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二者关系危机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机制。良好的警察与大众媒介关系,对探索警察与大众媒介关系建立的实践创新,对实现和谐警民工作、促进新时期警务工作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