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和城市落叶生物处理工艺的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d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每年产生的城市落叶数量相当巨大,为了探求有效降解城市落叶的方法,本文首次提出用纤维素降解菌对城市落叶进行降解的方法,并对城市落叶生物处理的整体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本论文主要工作包括: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研究;纤维素降解菌分解落叶的发酵条件的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落叶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   混合菌协同作用对落叶降解效果的研究。所得结论如下:   1)使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的纤维素培养基进行初筛,使用改进的刚果红培养基进一步筛选,得到8种菌。对产酶能力最强的F081a和F082b进行产酶条件的优化。   F081a的最适起始pH5.9,培养温度30℃,转速150r/min,接种后144h达到最高酶活;F082b的最适起始pH6.2,培养温度35℃,转速120 r/min,接种后168h 达到最高酶活。   2)经单因素实验及多因素实验对影响落叶降解的各个条件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得到纤维素降解落叶的最佳发酵条件:初始pH6.0,培养温度45℃,接菌量2[%],静瓶培养,落叶加入量3[%]。在此条件下,发酵降解落叶的酶活达到了42IU,降解率达到了16[%]。   3)落叶预处理实验中,通过正交实验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知蒸汽爆破时间对落叶降解的影响远大于HCl浓度的影响,确定优化的预处理条件为:HCl溶液浓度0.3mol/L、在0.12Mpa下蒸汽爆破处理20min。该条件下,城市落叶的发酵最高酶活为27IU,降解率达到33.6[%],落叶残渣中纤维素含量减少为12.6[%];半纤维素含量减少为11.5[%];木质素含量减少为24.3[%]。   4)研究了单一菌和混合菌对落叶的分解效果。混合菌发酵实验表明,纤维素降解菌之间的协同作用能促进纤维素类物质的分解。其中,F081b菌和F085b菌的混合方式最佳,最高酶活达到45.1IU,最高纤维素降解率达到23.5[%],落叶中的纤维素含量减少为14[%];半纤维素的含量减少为14.6[%];木质素的含量减少为29[%]。
其他文献
乙醇胺酯化法合成牛磺酸具有原料易得、成本低、合成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等特点。然而该法在工业化生产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磺化反应时间过长,产物难以分离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分别对牛磺酸合成过程中的酯化、磺化反应以及产物分离技术进行了研究,且对磺化反应和产物分离过程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针对牛磺酸工业生产中存在的磺化反应收率低,污染大的问题,在预实验的基础上,优化磺化反应,改进精制工艺,采用结晶法
苯乙烯氧化是生产环氧苯乙烷和苯甲醛的绿色清洁工艺,该反应会依所用氧化剂和催化剂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类型的副产物。有研究表明,以Co2+离子与分子筛离子交换物为催化剂,02为氧化剂的苯乙烯催化氧化反应,其产物主要为环氧苯乙烷和苯甲醛,两者均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该反应体系具有催化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成本较低及基本无环境污染等优点,有“绿色技术”之称,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作为河南省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