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政治与诗歌理念——艾德里安娜·里奇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se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一批激进女性主义者掀起了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批评。这是一种较新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一种历史、文化和政治的话语。该理论批判父权制和异性恋为压迫性的话语机制、质疑社会文化所规定的性和性别角色、认为女性的性身份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并提倡建立女性认同来重建社会秩序。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将女同性恋作为一个文学主题和一种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来张扬,以此体现女同性恋女性主义作家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批评。艾德罩安娜·里奇(1929-)是当代美国著名的诗人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也是西方最重要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理论家之一。她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诗歌和散文积极关注广大女性和女同性恋的历史和社会现状,表现了她坦率的女性主义政治承诺。里奇对西方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的恒久贡献在于,她对“强制的异性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女同性恋存在”和“女同性恋连续体”的概念。她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思想对美国石墙事件之后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批评话语以及女同性恋行动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学者们主要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等不同视角对文学中的女同性恋性质、女同性恋形象、身份政治以及女同性恋诗歌传统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国内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批评研究只限于为数不多的一般性理论介绍。一些期刊文章限于对少数几个英美女作家的女同性恋题材作品中的雌雄同体、姐妹情谊以及女同性恋身份等问题的分析。国外对里奇的研究主要涉及其作品中女性主义的发展、政治倾向性和诗歌美学等方面,而从女同性恋女性主义视角对性、政治和诗歌理念等关键性问题未做集中和深入研究。国内迄今为止对里奇的研究除了几篇涉及里奇女性主义的论文,只有为数极少的名篇翻译,对其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的学术探讨尚属空白。   本论文对里奇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思想中的性、政治和诗歌理念问题进行较为集中和深入的分析。论文认为,里奇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重新界定了女同性恋的“性”、表明了她强烈的政治关注、革新了诗歌理念,由此开辟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政治视界的新领域。论文的重点是对里奇在其散文中建构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进行解读,并将其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的代表性诗歌作为支撑材料来论证理论。关于“性”,里奇对女同性恋的“性”进行了重新界定。她认为女同性恋/女性的“性”既表现了身体欲望,又超越了身体欲望,是健全人格和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政治权力的体现。这是对传统社会文化建构的性别观和性欲观的质询,也是对女性性身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作家将“性”政治化的权力的充分肯定;关于政治,里奇女同性恋女性主义吸纳“个人的即政治的”意识形态、批判父权制和强制的异性恋、提出“女同性恋存在”和“女同性恋连续体”的概念来重新命名女同性恋的经验实质。这些思想所指涉的政治意义在于超越了既定性别政治下男性主体的异性主义,绘制了一幅女性认同的蓝图,将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政治化为一种全新的批评观,挑战根深蒂固的女性和女同性恋歧视,为女性的历史和现状赋予新的意义;关于诗歌理念,里奇将女同性恋女性主义诗歌理念与政治思想融为一炉,以诗歌创新来呈现女同性恋/女性经验、表达共同的梦想并突显强烈的政治抱负。里奇背离传统的诗歌理念包含超越女同性恋写作的内在性和家常性、诗歌中的女性认同、对爱情诗歌传统的变革以及普通语言的使用。这些诗歌理念建立了私人和公共、个人和集体的联系,有助于表现诗歌的追寻自由、公正和健全人格的政治主题,这是里奇女同性恋女性主义诗歌的精髓。   论文的结论重申里奇的激进女性主义思想背后所掩藏的深刻批判性和革命性意义。里奇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所关注的不单是一种个体化或纯粹自主化的女同性恋行为本身,而是关注女同性恋/女性历史与现状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话语机制,所批判的是男性主体的异性主义思维范式和话语机制。她提议重新建构女性主义分析和批评来彰显女同性恋/女性的历史沉寂和边缘化现实,将文学政治化。这种由性衍生到政治、进而到文学形式的策略,能够激发女性主义者对女性的性身份认同、女性的权力意识以及女性的性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再思考,从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和公正观念,对实现性别解放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便是里奇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思想所具有的认识论高度,也是我们将里奇作为一个政治作家、理论家和人文主义学者来解读的根本所在。   论文对里奇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理论解读比较深入和集中,所得结论将有助于了解西方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理论,探究文化多元化语境下女同性恋文学所体现的社会/群体/个人的现实。论文希望能够激发更多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批评的学术探讨,也希望自己在该研究领域继续前行。
其他文献
1前言rn将高速气流导入消音嚣内时,在消音器内会发生气流音,有时候会得不到期待的消音效果.在单纯空腔型消音器中由于消音器结构与流速的复合会出现气流音的声压级大幅度地增
A new cadmium(Ⅱ) complex[Cd(Hminic)(IP)]_n(1,Hminic = 2-hydroxy-6-methylisonicotinic acid,IP = imidazo[4,5-f]-l,10-phenanthroline),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阐述自增韧Al2O3陶瓷的增韧原理及增韧机制,综述近年来Al2O3陶瓷的自增韧研究现状.指出Al2O3陶瓷的自增韧方式可以分为引入添加剂和引入晶种2种,并详细论述了不同添加剂、不
自结构主义语言学之后,对语言的研究超越了对语言内部结构的分解。随着现代传播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人类学、文化学、语用学等新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
学位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是20世纪美国文坛最重要和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作为一名多产的作家,斯坦贝克一生创作了27部作品,其主题涵盖了文化、政治、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