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细菌化类鼻疽杆菌载体制备LL/2肺癌疫苗及其抗肿瘤效应研究

来源 :海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肺癌是全世界恶性肿瘤死亡相关的首要原因。免疫系统可识别肿瘤细胞,肿瘤疫苗可以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力,特别是激活抗肿瘤免疫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来消除肿瘤细胞。虽然在过去十年中肿瘤疫苗研发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临床实践效果仍不理想,有必要寻找更好的制备方法。细菌天生就有病原模式分子(PAMP),而免疫细胞则有PAMP的模式识别受体(PRR),因此免疫系统能对细菌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本研究利用细菌这种特性,将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杆菌细胞壁孔隙化,并使部分内容溢出变成一种具有缝隙中空的药物载体(称为半细菌),用小鼠Lewis肺癌细胞(LL/2)裂解物作为抗原,在小鼠肿瘤模型中探讨这种“半细菌”作为抗肿瘤疫苗载体的可行性,寻找一种制备肿瘤疫苗的新办法。方法:在本论文研究中通过放射减毒、适当加热和酶解的方法将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杆菌(简称类鼻疽杆菌)细胞壁孔隙化,制备成一个可以通透细胞裂解物的载体(称之为“半细菌”,SB),测定其特点、活性及表征;然后装载LL/2肿瘤裂解物(LTL)和疫苗佐剂CpG,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证明了能有效将LL/2肿瘤裂解物和CpG装载进入半细菌,表明LL/2肿瘤裂解物半细菌疫苗(命名为SB-LC)制备成功;体外实验评估SB-LC对树突状细胞成熟、活化能力,分组与树突状细胞(DC)培养,流式细胞术测定树突状细胞(DC)成熟相关(CD40、CD80和CD86)表达情况及细胞因子(INF-γ、TNF-α)分泌情况是否提示有效刺激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使用同源C57BL/6小鼠构建LL/2肿瘤模型,右胁肋部注射肿瘤细胞(1×106)此作为预防组、治疗组方案模型,每3天观察小鼠LL/2肿瘤生长情况,观察SB-LC疫苗能否抑制肿瘤生长;制备脾脏效应细胞进行细胞毒T淋巴反应(CTL)证明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流式细胞仪测定表达INF-γ的CD8+细胞量百分比;同样我们为了验证体液免疫产生效应,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血清相关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测定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因子及血清特异性抗体含量;使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方法测定脾脏分泌特异性抗体淋巴细胞含量。此外,分选小鼠肿瘤中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分析不同组别表达INF-γ的CD8+T细胞数量比例,对CD4+进行设门测定表达CD25+、FOXP3+双阳调节性T细胞(Tregs)数量。了解LL/2肿瘤裂解物半细菌疫苗(SB-LC)是否能够改变肿瘤免疫抑制的微环境。结果:本课题成功制备了LL/2肿瘤裂解物半细菌疫苗(SB-LC),体外实验表明能够诱导DC细胞成熟、活化,诱导成熟标志CD40、CD80、CD86的表达,并释放细胞因子。预防组、治疗组小鼠模型证明了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SB-LC组CTL反应效应最为显著,经治疗后的荷瘤小鼠血清中可测得特异性IgG抗体产生。分离荷瘤小鼠模型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SB-LC疫苗处理的调节T细胞(Treg)减少,逆转免疫抑制肿瘤免疫微环境。结论:LL/2肿瘤裂解物半细菌疫苗(SB-LC)在体外可有效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在预防性和治疗性实验组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可有效杀伤肿瘤细胞。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海口市中学生视力情况,比较各个年龄阶段之间及其性别之间视力异常情况,了解中学视力异常成因,针对不同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健康管理策略,改善近视患病率不断增高的情况,为降低青少年学生的近视患病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2019年9月到2019年10月对抽取的海口市三所中学进行研究调查,每个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
目的了解中国热带地区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发病特点、致病菌种类等情况,探讨药物与手术治疗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材料与方法1.收集海南省眼科医院2014年-2019年10月期间住院的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资料,对其发病特征、致病菌种情况及诊疗情况进行分析。2.中国热带地区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致病菌种里,占首位的是茄病镰刀菌,本研究选取从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角膜分离出的茄病镰刀菌株24株,采用CL
数智经济时代,会计正从"核算反映"向"智能决策"转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文章基于新文科改革背景分析会计人才培养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通过实地调研深度剖析典型案例发现智能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建设困难、教材建设滞后、教学手段落后与产教融合薄弱等问题,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提出坚持会计根本、强化智能会计实践训练、环抱行业与产业、推进标准与规范建设等改进方案。
目的:通过分析海南地区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肺部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关联性,为临床上对肺腺癌患者进行基因突变预测、合理选择靶向治疗药物提供有力的影像基因组学证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到2019年9月194例接受了EGFR基因检测的肺腺癌病患的临床资料以及肺部CT资料,且所有病患在行CT检查前未经抗癌治疗。将其分为EGFR突变组89例和野生型组10
创新技术,数据驱动智慧赋能南京银行始终坚持"科技引领"、"数据驱动"、"智慧赋能"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在运用大数据推进数字银行和智能银行建设方面勇于探索。数字员工就是南京银行在AI+5G新技术时代下创造的新"物种",整合运用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理解、自然语言处理、人物形象模拟、RPA流程自动化等前沿技术,依托对金融业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刻理解和创新,创造出可个性化定制的虚拟形象。并通过
期刊
目的:构建大肠杆菌Ag43表达系统,包括缺失Ag43基因的大肠杆菌和Ag43表达载体。通过绿色荧光信号蛋白GFP,检测构建的该表达系统是否具有将外源基因表达于大肠杆菌表面的能力。最后利用这一表达系统构建细菌表面嵌合蛋白Ag43/IgE Fcε3的表达载体,并在诱导该载体表达蛋白后收集该蛋白。以期该蛋白能特异性的下调小鼠IgE水平,从而对小鼠的变应性鼻炎产生防治作用。方法:1、利用Red重组系统敲除
目的:研究在两种不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切口(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和在患者角膜散光陡峭值位置做透明角膜切口)位置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术后1周、1月、3月患者裸眼视力、角膜内皮细胞的数量及形态学(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与术前进行对比,分析在两种不同角膜切口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的影响有无差异。方法:前瞻性地分析2016年8月开始至2017年5月就诊于海南医学院
目的:通过对海南地区可疑诊断为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血清专项变应原检测,并分析所得数据,总结本地AR患者的变应原谱特点,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并为海南省AR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具有典型变应性鼻炎症状,临床考虑可疑患有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共4725例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血清专项变应原检测。对确诊AR患者进行检测时间、年龄
目的:探讨化疗前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及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AFR)水平及变化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及化疗疗效之间的相关性,为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评估和个体化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入组的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目的:通过调查得出海口地区就诊于三甲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的LPRD患病率,以加深人们对LPRD的认识,提高人们对LPRD的警惕;通过对LPRD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针对LPRD的发生提供行为学干预的指导,为临床制定合理的诊治措施。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向海南省海口市地区三甲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人群发放共份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