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是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的提高,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湖南省作为我国一个农业生产大省,享有“鱼米之乡”的声誉,在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成绩,比如袁隆平院士就是杰出的代表。但是,湖南省整体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省份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挖掘出制约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增强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推动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维护粮食供给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的回顾与梳理,根据管理学、经济学、农业科学等相关理论,界定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构成,分别是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农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农业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和农业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四个部分。运用AHP与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层次评价模型,并从纵向角度对湖南省2008年—2012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做综合评价,从横向角度分析了2012年全国各省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及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能力的排名得出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总排名第13位,其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能力排名13位,农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排名第7位、农业科技创新产出排名第12位,农业科技创新转化能力排名第11位。通过模型评价的结果,对湖南省自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状况以及比较湖南省与其他各省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状况进行全方位的审视,认为制约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农业科技创新经费投入总量偏少、科技创新经费来源单一、科技创新经费配置不合理等因素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资源来源,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不完善制约着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农业科技创新较弱的人力资源也是制约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障碍,以及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不畅、各农业科研单位合作交流程度不够制约着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转化和创新力量的整合。最后,依据结论分析和原因分析提出提升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认为实行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方式,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改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结构,促进科技创新各能力平衡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能力;完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机制,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各项能力协调发展等,有利于提升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