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与社区感知对上海郊区居民日常活动的影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198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快速郊区化背景下,长时间通勤、郊区设施不足等新的城市问题出现,居民的日常活动也受到影响。城市规划从传统重视物质向以人为本、关注人本身转变。因此,城市发展需要新的社区发展理念;社区生活圈规划理念在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需要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关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提出通过社区生活圈规划促进城市发展。上海郊区化趋势和城市规划为郊区社区的生活圈规划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把握对郊区居民的行为特征、郊区社区的供需情况尤为重要。同时,过去的社区研究较多关注建成环境如何影响居民日常活动、如何通过改变建成环境引导居民的社区参与,而忽略了居民的社交网络与社区感知等主观因素对居民活动的影响。基于2017年“上海市居民日常活动与出行调查”,本文聚焦上海郊区居民的非工作活动,在传统研究关注活动空间特征的基础上,从时间、时空间相结合的维度分析居民活动;重视被传统研究忽视的郊区居民的社会网络与社区感知特征。本文运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郊区居民的人群差异;建立二元Logit模型、有序Logit模型和中介模型,分别探究不同时间段居民活动的影响因素、社区环境对居民社区参与的影响,以及社区环境感知对社区建成环境的中介作用。本文发现:(1)上海郊区居民的非工作活动呈现出近家、集中于夜间的特点,郊区社区生活圈承载了居民大部分的家外非工作活动;(2)上海郊区居民非工作活动属性的人群差异显著;(3)上海郊区社区内部存在联系性弱但互动性强的特征;(4)郊区居民的归属感与满意度整体较高,不同户籍与房屋产权的居民在社区感知上的差异最为明显;(5)居民不同时间段非工作活动影响因素不同,上午的活动主要受到居民属性影响,而下午和夜间活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6)居民社交网络与社区感知对郊区居民活动影响显著,社区建成环境对居民社区非工作活动参与的直接影响显著性较弱,但会通过居民社区感知产生间接效应。本文从居民社交网络与社区感知的主观层面出发,关注郊区居民的日常活动,为郊区居民的社区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人们希望破除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流。在面临高铁等交通工具的冲击下,发展至当今社会的民航业希望能为旅客提供更多信息化、个性化的服务,以吸引更多旅客、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及获得更多盈利。飞行过程为旅客提供通信服务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但是机载通信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在通信任务越来越多样化,以及用于通信的链路越来越异构化的背景下,本文希望能够为不同类型的任务设计出合理的分配算法来
本文对高中电磁感应与电路相结合问题的综合题目提出处理方法,关键要把产生电动势的部分电路当做电源,做出等效电路图,之后用直流电路知识求解,并通过几道例题进行应用。
自我国开始实施新税制到现在,国家频繁的调整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那么这些年来,我国政府对钢铁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做出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做出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出
鄂尔多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砂岩型铀矿等能源矿产,其分布具有南油北气、上油下气、煤层分布广、盆缘有含铀矿化及富集煤层气的特点。物质“来源”
烟草赤星病(Alternaria alternata(Fries)Keissler)是烟草生长中、后期发生的一种重要的真菌性叶斑类病害,在世界各烟草产区均有发生。该病潜伏期短、发病快,在外部条件适宜时,短
众所周知,金融行业的投资,如果投资的方式正确,那么将会给投资者将会带来很大的一笔经济收益。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非常大的风险,为了能够降低失败率在金融市场的现象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简称川西坳陷),在盆地类型、烃源岩性质、源一储组合关系、储层致密等方面具备深盆气成藏条件。但川西坳陷是一个多期构造作用形成的叠合盆她,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正>有这样一道高考题目:如图,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B△t=k(k为负的常量).用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的硬导线做成一边长为l的方框,
骨量的维持依赖于骨吸收和骨形成之间的平衡。骨吸收率增加20%就能导致明显的骨量丢失,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病因。破骨细胞是完成骨吸收过程的主要细胞,其凋亡率对维持破骨细胞
在闭合性腹部损伤中,小肠破裂的发病率仅次于脾破裂,处理不当或延误治疗会造成严重后果。总结我院1989~1999年收治的闭合性腹部损伤病例中经手术证实的小肠破裂42例,笔者认为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