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行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157例,按照内固定失效与否分为A(内固定失效)、B(内固定成功)两组。分别测量这两组病人术前X片的外侧壁厚度、外侧壁分型及术后尖顶距(TAD)、螺旋刀片头所在区域、正侧位片上远近端皮质对位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至骨折愈合,平均14.6个月(12~18个月),内固定失效24例。术前A组外侧壁厚度为18.1mm小于B组21.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尖顶距(TAD)大于30mm组比例明显高于B组,并且外侧壁分型中Ⅱ、Ⅲ型比例高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刀片头所在区域分布及正侧位片上远近端皮质对位差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率为15.3%,股骨近端外侧壁的厚度过小,不稳定型外侧壁(Ⅱ、Ⅲ型)及TAD>30mm可能是其危险因素,而螺旋刀片头位置,正侧位片的复位程度影响相对较小。
其他文献
“十一”长假,“馆藏中的档案文化”图片展在“武汉市洪山区幸福湾水上公园开园暨庆祝建国63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中展出。开展第一天,吸引大批参观者前来观展,许多参观者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