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白癜风罹患危险及光疗预后的关联及机制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o7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皮损部位黑素细胞的明显减少或消失。黑素细胞破坏或凋亡的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关于白癜风发病机制的研究涉及自身免疫、代谢毒素、神经因子、遗传易感及氧化应激等众多方面。近年研究证实,氧化应激与黑素细胞受损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白癜风患者皮损区H2O2存在过量蓄积。在体内氧化应激造成的DNA损伤的修复过程中,碱基切除修复(BER)通路起着主导作用。BER通路中关键酶的基因多态性与个体间DNA修复能力的强弱差异紧密相关,因此可能导致个体间清除UV、过氧化氢等氧化损伤的能力不同及罹患白癜风的危险差异。而在白癜风的治疗方面,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是一种常用的有效手段,其治疗机理在于照射过程中形成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s)等DNA光化产物,从而诱导皮肤的免疫抑制状态。而DNA光化产物的修复则主要由核苷酸切除修复(NER)通路来执行。NER通路关键酶的基因也存在着多态性,可导致个体间DNA光化产物修复能力的差异,介导不同的免疫抑制状态,从而影响白癜风患者的光疗预后。目前尚无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白癜风罹患危险和光疗预后的相关研究。因此,我们通过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检测BER、NER通路关键基因的功能性单核甘酸多态性(SNP)位点在白癜风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分布差异,结合功能学研究,揭示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白癜风易感性和光疗预后的相关性,为白癜风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线索和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在线数据库和文献查找并确认BER、NER基因中MAF>5%的功能性SNP位点及其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情况。首先,通过PCR-RFLP的方法分别检测4个BER SNP位点(hOGG1Ser326Cys、APE1Asp148Glu、ADPRT Val762Ala、XRCC1Arg399Gln)的基因型在1000例白癜风患者和1000例健康对照中的分布差异,4个NER SNP位点(XPA A23G、XPC Ci11A、XPC Lys939Gln、ERCC1C118T)的基因型在86例接受NB-UVB照射治疗的进展期白癜风患者中的分布频率,SAS软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白癜风罹患危险和光疗预后的关联性。选择其中具有显著关联性的SNP位点进行功能学验证。一方面,构建不同基因型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黑素细胞系PIG1,ELISA和核苷酸荧光电泳检测不同基因型黑素细胞抵抗氧化应激损伤的能力和蛋白酶活性的差异,ELISA检测不同基因型个体血清中8-OHdG水平差异,进一步验证BER SNP参与氧化应激条件下黑素细胞受损的具体机制。另一方面,流式细胞术、ELISA检测NB-UVB照射下不同基因型个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差异和CPDs产生水平,验证NER SNP对白癜风光疗预后的影响。结果:1.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与携带有APE1148Asp/Asp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携带Asp/Glu和Glu/Glu基因型的个体其罹患白癜风的危险显著增加(校正OR1.24,95%可信区间1.02-1.52;校正OR1.48,95%可信区间1.13-1.93),而其它3个BER SNP位点与白癜风罹患危险无明显关系。进一步的APE1Asp148Glu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关联分析发现白癜风易感性的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临床表型中:发病年龄大于20岁、女性、非节段型白癜风、病情活动、无白癜风家族史、不伴有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者。2. 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携带有APE1148Asp/Asp基因型的患者相比,携带Asp/Glu和Glu/Glu基因型的患者其外周血血清8-OHdG水平显著升高(P <0.001),该差异在吸烟患者中也明显存在(P <0.001)。进一步的分层分析发现,外周血血清8-OHdG水平与白癜风罹患危险存在一种剂量依赖关系(Ptrend<0.05)。APE1Asp148Glu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关联分析发现,拥有APE11481-2个危险等位基因(Asp/Glu或Glu/Glu)伴血清中较高8-OHdG水平(≥694.71pg/ml)的个体,其罹患白癜风的危险性显著高于拥有0个危险等位基因(Asp/Asp)伴较低8-OHdG水平(<533.84pg/ml)的个体(校正OR,3.99,95%CI,1.29–12.38)。3.成功构建APE1Asp148Glu不同等位基因的表达质粒pCDNA3.1-APE1-148Asp和pCDNA3.1-APE1-148Glu。在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条件下,ELISA检测结果显示,转染pCDNA3.1-APE1-148Asp组与转染pCDNA3.1-APE1-148Glu组相比其8-OHdG水平显著下降(P <0.05)。核苷酸荧光电泳结果显示,转染pCDNA3.1-APE1-148Asp和pCDNA3.1-APE1-148Glu表达质粒组的黑素细胞相比,其蛋白提取物核酸内切酶活性物无明显改变。4.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与携带ERCC1118TT和CT基因型的患者相比,携带CC基因型的患者其NB-UVB治疗效果更好:复色效果较佳,治疗时间缩短,累积照射剂量降低,首次复色时间提前(P=0.010; P=0.005; P=0.018; P=0.026)。而其它3个NER SNP位点与白癜风光疗预后未见明显相关。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NB-UVB照射下,与携带ERCC1118TT和CT基因型的患者相比,携带CC基因型的患者T淋巴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比率均增加(P <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NB-UVB照射下,与携带ERCC1118TT和CT基因型的患者相比,携带CC基因型的患者T淋巴细胞中CPDs水平显著升高。结论:1. APE1Asp148Glu该SNP位点与白癜风发病显著相关,Asp/Glu和Glu/Glu基因型的个体与Asp/Asp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患病危险增高;hOGG1Ser326Cys、ADPRTVal762Ala、XRCC1Arg399Gln3个SNP位点对白癜风发病无明显影响。2. APE1Asp148Glu该SNP变异可减弱BER修复能力,增加黑素细胞的氧化性DNA损伤,导致黑素细胞受损,从而增加白癜风的罹患危险。3. ERCC1C118T该SNP位点与白癜风光疗预后有显著关联性,CC基因型的个体与TT和CT联合基因型的个体相比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XPA A23G、XPC Ci11A、XPC Lys939Gln3个SNP位点对白癜风光疗预后无明显影响。4. ERCC1C118T CC基因型可导致T淋巴细胞NB-UVB照射下DNA光化产物CPDs的增多,诱导细胞的凋亡,从而参与白癜风光疗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 :进一步探讨重症肌无力 (MG)的发病机理。方法 :用ELISA法对 2 85例MG病人进行AchRab和PsMab的检测。同时还检测 2 0 2例MG病人的TNF -α、RBC -C3bRR和RBC -ICR及 10 4
随着全球人口快速增长与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供需矛盾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面积生产出足够的粮食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农田系统可利用的光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光资源
<正>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2017年,举世瞩目的十九大擘画出新时代品牌强国的奋进方向。走过40年荆棘与荣耀路的波司登人,从市场和消费者心智出发,强化产品创新、品牌升级
为了解决目前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本文在交通拥堵严重的大背景下,提出通过“微循环”交通组织方法的思想,在城市拥堵地区设立三级诱导体系。引导驾驶员更容易的选择合理的走行路
摘要:高职学生兼职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通过对100名在校大学生开展的一次兼职状况的调查,从调查结果中分析了大学生中出现这种普遍兼职现象的原因,学习与兼职之间的协调关系,并对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生的兼职现象进行了分析及价值观的引导。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兼职;问题与对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2-0120-02  
新闻所报道的对象——事实所决定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着真实性与真实感相背离的情况,新闻作品的真实性与真实感并不总是统一的。要弄清二者的关系,还需从明确概念入手,对真实
为了研究高温双向约束条件下的石灰岩的组构特征,利用带能谱分析仪的扫描电镜对其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进行了测定,结合石灰岩组构、化学成分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分析了高温后石
大学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主要对象。大学生社团的建立与开展活动以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为前提,又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研究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