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和后处理(第一个保护性处理)联合应用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第二个保护性处理)将是否提供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肺功能的叠加保护作用。 方法:选择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00例,年龄18~70岁,体重38~75Kg,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心功能Ⅱ或Ⅲ级。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按1:1分配)四组:七氟醚预处理和后处理组(S组,n=25)、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组(R组,n=25)、七氟醚预处理和后处理联合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组(RS组,n=25)和空白对照组(C组,n=25)。于麻醉诱导后10min、主动脉开放后1h、4h、8h、12h、24h(T1-6)采集桡动脉血气结果和呼吸参数(VT、FiO2、Pplat、Pmax和PEEP),于麻醉诱导后10min和主动脉开放后1h采集中心静脉血样和肺泡灌洗液,检测TNF-α浓度及术前和T6时的静脉血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观察主要指标是比较术后 PaO2/ PAO2(a/A ratio),次要指标为其他肺功能参数(A-aDO2、RI、OI、Cd、Cs)、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TNF-α浓度、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以及术后1~24h恢复情况等。 结果:与 C组比较,R组、S组和RS组在 T4、T5、T6时 PaO2/ PAO2和OI值升高(7%~71%),RI和A-aDO2值降低(9%~33%),在 T3时 Cd、Cs值升高(38%~5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组、S组和RS组血浆、肺泡灌洗液中TNF-α浓度、白细胞计数以及中心粒细胞百分比与 C组比较降低(P<0.05);R组、S组和RS组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P<0.05)。与 S组和R组比较,RS组在各时间点 a/A ratio以及其他肺功能参数指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RS组在 T1、T2时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的 TNF-α浓度与 S组、R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S组在 T5时中性粒细胞比率比 S组、R组显著增加(P<0.05);RS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与 S组、R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和后处理组、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组、七氟醚预处理和后处理联合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组患者的肺氧合功能和顺应性损害程度更轻,具有肺功能的保护作用;而七氟醚预处理和后处理联合肢体缺血预处理对缓解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损伤作用无叠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