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记体文学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以一定事实为依据的。它体现出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语言,这对人类传播文化知识、拓宽文学视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当下我国国内的传记大多以个人为例进行叙述,这阻碍了我国传记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外国传记作品的研究势在必行,传记作品的翻译也需随之提上日程。本翻译实践报告选自Basil Street Blues:A Family Story第一章到第五章内容,该书由英国著名作家迈克尔·霍尔罗伊德所写。本书主要围绕迈克尔·霍尔罗伊德的家族人物展开叙述,通过书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和故事,描绘了一个英国富有的家族在一百年间的衰败。本书一方面旨在让读者了解该家族的故事;另一方面有助于将中国传记和外国传记的差异性做一个有效对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我国传记体作品的发展,丰富传记体的类型,拓宽传记翻译研究的视野。近几十年来,随着篇章语言学的发展,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衔接与连贯,作为语篇研究的核心,逐渐成为翻译家们关注的焦点。本翻译实践报告除了介绍翻译任务,翻译过程之外,重点在于案例分析。在韩礼德与哈桑的衔接连贯理论指导下,笔者针对翻译文本的语言特点,就增译、省译以及转换对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增译方面,就时态穿插及隐含之意进行了语法增译和逻辑增译;减译方面,本翻译任务为传记体文学作品,针对人称代词和语义关系衔接词等特点,采取了成分省译和语义省译;转换方面,根据中英语言差异和特点,以及目标语的表达习惯,对被动语态和词性进行了转换,使译文既衔接紧凑,又达到语义逻辑上的连贯。在翻译实践报告总结部分,笔者对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所达到的预期效果进行了总结。通过此次翻译实践报告,笔者希望能够丰富家族传记体文学的类型,为传记体文学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