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埋深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水埋深和不同施肥模式是决定作物水分和养分状况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关键环境因子和技术措施,一直为国内外学界所重视。2010年10月-2011年6月,通过田间微区实验,设计了不施肥处理(B0)、优化施肥处理(B1)和优化施肥加秸秆还田处理(B2)3个施肥模式,研究了5个不同地下水埋深和3个施肥模式的组合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沿淮砂姜黑土地区冬小麦的水肥综合管理和养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地下水埋深与施肥模式对土壤含水量影响   (1)地下水埋深对耕层土壤含水量影响明显。土壤含水量随地下水埋深增加而降低,地下水埋深为20cm时,土壤含水量最高,达32.48%,地下水埋深为120cm时,土壤含水量最低,达4.61%,各处理20-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耕层土壤。   (2)不同施肥模式对耕层土壤含水量也有调节作用。地下水埋深为20cm时,B0处理耕层土壤含水量高于B1和B2处理,其他地下水埋深耕层土壤含水量则依次为B1>B2>B0。   (3)小麦不同生育期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呈现波动。土壤含水量总体变化趋势表现为苗期到返青期出现增长,随后降低,到灌浆期达到最低,成熟收获期土壤含水量有回升现象。   2.地下水埋深与施肥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1)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大,土壤全氮含量呈M型变化,地下水埋深为60cm,冬小麦各生育期土壤全氮含量最低,不同施肥模式各生育期土壤全氮含量大小次序为B2>B1>B0。   (2)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同一施肥处理,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最大值均出现在20cm埋深,最低值出现在120cm埋深;同一地下水埋深处理,各施肥处理间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呈现B1>B2>B0;小麦整个生育期中,土壤速效磷含量呈递减趋势。   3.地下水埋深与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养分吸收的影响   (1)施肥处理模式对养分吸收的影响。同一地下水埋深时,所有施肥处理冬小麦植株吸收的养分含量明显高于不施肥处理,呈现B2>B1>B0,不同施肥处理模式对小麦拔节期养分含量影响最大。   (2)地下水埋深对养分吸收影响。同一施肥处理,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植株养分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在地下水埋深为60cm时,植株内的N、P、K元素的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90%、0.38%、0.28%,表明土壤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随冬小麦生育期的进行,小麦体内养分含量呈下降趋势变化   4.地下水埋深与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对小麦出苗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模式对小麦出苗影响不明显,而地下水埋深对小麦出苗影响显著,地下水埋深为20cm时,冬小麦8天出苗,而随着水位的增加冬小麦出苗推迟,最迟达到20天。   (2)对小麦生育性状的影响。地下水埋深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株高、单株叶面积和单株生物量有明显影响,越冬期小麦株高、单株叶面积和单株生物量的最大值均出现20cm地水位埋深,而拔节期和灌浆期60cm地下水埋深表现出明显优势,且土壤水分的效应大于施肥处理效应。   (3)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地下水埋深和施肥模式对小麦的千粒重影响不明显,但对每穗粒数和有效穗数有一定影响。施肥能明显增加每穗粒数和有效穗数,表现为B2>B1>B0;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有效穗数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同一施肥处理下,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小麦产量先增加后降低,最大值均出现在A3处理;施肥处理能明显增加小麦产量,且呈B2>B1>B0,优化施肥加秸秆还田的小麦最高产量为9232.80kg/hm2。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汞和镉污染现状,部分水稻籽粒汞和镉含量超标,本研究通过加入外源硒(亚硒酸钠)研究硒对水稻汞、镉的吸收和累积的影响。首先研究了水稻体内硒和汞的交
2月13日,王瑞祥会长主持召开中机联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与会人员通过认真学习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清了形势,提高了认识,坚定了战胜疫
期刊
榆能横山煤电一体化发电工程1号机组发电机定子外机座运输重量为160吨,外形尺寸为11800×5178×4720毫米;內定子运输重量为349吨,外形尺寸为11500×3720×3750毫米.原先拟定
期刊
民办应用型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从课程建设入手,全面提升专业建设质量.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群共享课程在建设标准、师资配备、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民办应用型高校应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对本专业涵盖的课程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针对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为适应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建设的时代要求,师范类专业现代汉语课
01中国能源报rn《能源法》出台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是要用法律的形式把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能源基本政策、理念、方针、制度固定下来.此次征求意见稿主要有三个变化:一是承认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