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至民国时期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在这一时期西方殖民者肆意掠夺,划分土地作为租界进行生产生活,进而在租界内的若干建设活动中产生了这个时代的特殊产物——租界园林。租界园林的出现并不像其历史背景那样消极,而是作为重要的文化交流成果,对中国园林的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其促进了中国公园的诞生,是研究中国园林发展的重要节点。选择中国租界地区中最具代表性的上海、天津两地,分别研究其在晚清至民国时期租界及租界园林的历史沿革,并将两者从租界园林源起、租界园林类别、租界园林中的活动、租界园林特点、园林植物的应用、园林发展历程以及中外文化的渗入对本土园林的影响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找出不同地区租界园林的特性特点及总结其所拥有的共性,将租界园林作为一个体系加以研究。本文对租界园林从对比分析这一角度入手,以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剖析租界园林,为我国租界园林的保护利用及现代园林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并为租界园林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