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附睾管腔适宜的微环境对于精子的运动、成熟、储存以及受精能力的获得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导致雌激素受体ERα敲除小鼠不育的直接原因是输出小管液体重吸收障碍和附睾管腔酸性微环境破坏,其附睾上皮中一些与调控管腔微环境相关的基因(如水通道蛋白AQP1/9、Na+/H+交换器N HE3、碳酸酐酶C AП)的表达水平都有明显的下降。另有文献报道AQP9和NHE3基因的启动子区域都含有雌激素反应元件ERE。因此推测,ERα可能通过调控附睾上皮离子通道和转运体的基因转录,从而达到维持管腔内环境稳定的目的。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受一些共调节因子的调控,乳腺癌中的肿瘤转移相关蛋白MTA1能够通过募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复合物于ERα靶基因的ERE上从而抑制ERα介导的转录活性。目前,对MTA1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肿瘤转移过程的作用机理方面,而对其生理功能的研究较少。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 MTA1表达于小鼠附睾,因此推测在附睾中,MTA1可能通过调控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从而维持附睾管腔微环境。 方法: 1.利用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等方法验证MTA1在大鼠、小鼠附睾的表达情况;其次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 MTA1与 ERα在大、小鼠附睾组织的共定位情况;然后利用定量PCR技术检测了含有雌激素反应元件ERE的基因NHE3在大鼠附睾的表达,初步验证MTA1对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的影响。 2.为了进一步验证小鼠附睾上皮细胞中多个具有 ERE元件的基因是否受 MTA1/ERα的调控,首先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 AQP9、NHE3和CA12在小鼠附睾上皮细胞系PC1中的表达情况;其次在PC1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ERα抑制剂MPP,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Rα及AQP9、NHE3和CA12的表达变化;然后构建MTA1表达载体,转染PC1细胞,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ERα及其靶基因AQP9、NHE3和CA12的表达变化。 3.鉴定Mta1KO小鼠的基因型后,用Hydrion pH精密试纸检测Mta1KO小鼠附睾管腔pH值。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H值变化较大的附睾节段中ERα及其靶基因AQP9、NHE3和CA12的表达变化。 4.构建输精管切除小鼠模型,选择附睾管腔pH值变化较大的时间点,同时对野生型和Mta1KO小鼠进行输精管切除手术。HE染色观察附睾形态的变化,Hydrion pH精密试纸检测附睾管腔pH值,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ERα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变化。 结果: 1. MTA1在大鼠附睾头、体、尾部均有表达,且主要表达于附睾头、体部;MTA1与ERα共定位于大、小鼠附睾上皮细胞的细胞核;NHE3在大鼠附睾各段均有表达,且在尾部表达最高。 2. AQP9、NHE3和CA12在PC1细胞中均有表达,且受ERα的调控;过表达MTA1可抑制ERα的靶基因AQP9、NHE3和C A12的表达。 3. Mta1KO小鼠附睾起始部管腔pH值降低,且附睾起始部中ERα的靶基因AQP9、NHE3和CA12的表达升高。 4.小鼠输精管切除8周后,各段附睾的管壁厚度显著变薄,但Mta1KO小鼠附睾上皮厚度改变小于野生型;野生型各段附睾管腔pH值增加,而Mta1KO小鼠只有附睾尾部管腔管腔 pH值增加且与野生型有显著差异;ERα的靶基因 NHE3和CA12附睾尾部表达均明显降低,但NHE3在Mta1KO小鼠附睾尾部的表达又高于野生型。 结论: 1. MTA1在大鼠附睾头、体部表达较高,MTA1与ERα共定位于大、小鼠附睾上皮细胞,揭示在附睾中MTA1可能参与调控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 2. PC1细胞中,过表达MTA1后AQP9、NHE3和CA12的表达降低,揭示MTA1可能对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起到抑制作用。 3. Mta1KO小鼠附睾起始部管腔pH值变酸,且起始部中ERα的靶基因AQP9、NHE3和CA12的表达升高,揭示MTA1可能通过影响ERα的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附睾管腔微环境。 4.小鼠输精管切除8周后,Mta1KO鼠附睾上皮厚度及管腔pH值变化均小于野生型,且NHE3在Mta1KO鼠附睾尾部的表达高于野生型,进一步说明MTA1可能通过调控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而影响附睾管腔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