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84年新中国第一次系统地参加夏季奥运会开始,到2012年7月伦敦奥运会已经走过了28个年头,在这些年里,随着中国运动员在各届奥运会中取得日新月异的金牌突破,中国各类媒体对奥运会,尤其是全球瞩目的夏季奥运会的报道热情与日俱增,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达到了白热化。时光荏苒,距离北京奥运会又过去了4年多的时问,如今,伦敦奥运会业已结束,而媒体之间的报道战硝烟仍未散去。与前几届奥运会报道相比,随着新科技和新理念的产生与逐渐完善,中国各类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对伦敦奥运会的报道方式进行了大量的创新与突破,本文就是以作者供职的《齐鲁晚报》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的报道为样本,在适当加入其他有特色的纸质媒体为参考,对《齐鲁晚报》与其他同类型的报纸在奥运会报道创新方面进行深入详尽的探究。本文作者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现场采访报道了两届奥运会,在后方编辑报道了一届奥运会,因此对奥运会稿件的采访和编辑方面比较熟稔。通过研究表明,尽管各类媒体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报道规模、框架各有不同,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程度也有所差异,但在报道方式和报道内容上的创新却是达成了惊人的一致,同往届相比,媒体通过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加以伦敦奥运会上发生的各类新闻,将中国人对奥运会固有的诸如金牌观之类的惯性思维大幅度地改变,从而对今后奥运会以及其他各类体育报道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研究运用了框架分析、内容分析、个案分析等方法,探讨纸媒在奥运会报道策划中的创新,形成一定的信息环境,从而使奥运会报道的创新精神得以发展与延伸,激起受众在网络化时代,对纸媒在大型体育赛事时的报道的兴趣。本论文将探讨当下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整体弱化背景下,媒体仍有可能产生强大的议程设置效果,使受众愿意接受大众媒体的引导。本文论涉议程建构、媒体间议程设置、媒体报道框架创新及对议程设置效果互动、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的关系等,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由于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依靠作者在新闻实务操作上领悟获得,因此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奥运会的报道,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的想法与主张,本论文通过作者的实际经验与理论感悟,在报道创新上下足工大,将理论性和“实战性”结合,对报纸等大众媒体改进新闻传播思路,把握新闻传播规律,优化新闻传播效果具有较大参考和启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