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矫形鞋垫对踇外翻患者足底压力及步态的影响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py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晦外翻是一种生活中和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足部畸变症状,其主要表征是多以足部脚趾向正矢状面外偏离,产生踇囊且带有痛感、第一跖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其病程的长期性及手术方式的复杂性一直是困扰患者及医生的难题。从最初的手术治疗,到后来逐渐兴起的矫形器,都在为治疗踇外翻畸形或者延缓踇外翻的进展寻求可靠的途径。手术方式虽然有200多种,但随着临床和研究的深入,仅有部分成为治疗踇外翻的主流术式。随着现代新兴步态及足底压力分析的逐步开展,各类踇外翻矫形器的使用,也在保守治疗中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目的:通过步态分析仪对比分析踇外翻患者与正常人在生理结构上的部分区别,并根据踇外翻患者步态数据定制矫形鞋垫,评估其在治疗6个月后对踇外翻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9月在常州市中医医院因足部疼痛就诊的处于可逆阶段和挛缩阶段的踇外翻患者各25位,其中男性19人、女性31人。研究对象为单人双足,共计100只足。同时选取常州市中医医院体检的20名健康者组成对照组,采集数据后评估其与实验组患者在足弓高度、足弓指数、VAS评分及AOFAS评分上的差异。同时在按规范实验流程干预治疗六个月后,将实验组中两个阶段患者的VAS评分、AOFAS评分以及步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定制矫形鞋垫对踇外翻足的疗效。结果:可逆阶段组及挛缩阶段组的VAS评分、AOFAS评分、足弓高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示出异常;实验组中两组患者在穿着定制矫形鞋垫后,疼痛症状及功能活动均较前改善;实验组中两组患者在穿着定制矫形鞋垫后,其静态及动态足底最大压力、前足负荷均较前减小,而其足底平均压力均未出现明显变化;实验组中两组患者在穿着定制矫形鞋垫后,其步宽较前出现明显变化,而其步长并未表现出明显变化;在动态瞬时值方面,治疗后的患者在步速及加速较前出现明显改变,而站位时间以及摇摆时间均未出现明显改变;实验组中两组患者患者在穿着定制矫形鞋垫后,其在足轴角度的数据上表现出明显改善,而在纵向跖角和横向跖角方面未表现出明显变化;实验组中两组患者在穿着定制矫形鞋垫后,其在荷载变化和合力(COF)数据上表现出明显改善。结论:踇外翻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症状及体征,与正常受试者相比,有着明显差异,且有进行性加重的倾向;在穿戴定制矫形鞋垫六个月后,可逆阶段和挛缩阶段的患者在症状、体征、步态上,均有明显改善;定制矫形鞋垫通过重塑足弓形态、稳定病变小关节、纠正下肢力线、改善足轴角度,达到了重新分配足底应力、减少疼痛发生和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虽然早期踇外翻患者的异常足底结构在穿戴矫形鞋垫后不能明显改变或逆转,但通过对其生物力学等改善指标的分析,证明了矫形鞋垫在早期踇外翻患者干预上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2B(NR2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血管阻断+硝普钠降压法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预运动联合ALDH2激动剂Alda-1作为干预手段,选取由6-OHDA致使PD模型的SD大鼠作为干预对象,探究有氧运动联合ALDH2激动剂对PD大鼠纹状体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CaMKⅡα、Syn1、TH和α-Syn、ALDH2,以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等的影响,为PD的发病机制与运动康复等非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对象与方法:选择92只3月龄SPF级健康雄性SD
文章介绍了整车A级曲面设计的一般流程及构建原则,以某汽车整车A级曲面实现为例,通过车身曲面的特征划分、主、辅曲面构建及曲面质量评价等设计过程,探讨了实现汽车A级曲面建
鉴别区分四组中药材,保证临床用药质量,笔者根据四组药材的外观性状特征、显微特征,仔细进行鉴别区分。名称相近的品种在临床功效上存在差异,广大医药工作者可以根据鉴别要点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