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渗碳硬度分布研究与预测软件开发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leagel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分析和比较了国内外各种预测渗碳后硬度分布的方法与软件系统的特点,针对大多数所采用的不同含碳量的端淬试验的方法存在的缺点,采用试样渗碳后进行端淬试验,获得不同端淬距离处碳含量与硬度的关系,从而进行预测渗后硬度分布,并对20CrMo和20CrMnTi进行了试验,通过"截面切片法"对渗碳试样进行垂直切片并获得每一片试样上的硬度数据,从而得到了在不同的端淬距离下的硬度和渗碳层深度的对应关系,为预测软件的开发提供了正确和可靠的数据;再根据材料的等效直径和淬火烈度计算出此材料的等效有效端淬距离,然后通过插值计算,得到渗后硬度分布,计算结果与上述实际硬度测量值基本吻合,表明用该方法来预测渗碳后的硬度分布是可行的.为使该方法得以广泛的推广应用,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开发出了渗后硬度分布预测软件,该软件界面友好、具有一定适用性.该软件系统可以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只要按照端淬试样"截面切片法"实验得到材料在不同端淬距离和回火温度下的渗碳浓度与淬火硬度、回火硬度的拟合关系,将此关系保存到该系统中,融合为系统的有机部分,再次使用此系统时,用户能方便地对该钢种工件渗碳后的淬火、回火硬度分布作出较准确的预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其他文献
低密度烧蚀材料通常是由低密度高孔隙纤维预制体增强相和低密度低导热系数树脂基体相组成,主要针对满足深空探测飞船返回舱和星际探测器的大底和侧壁等部位烧蚀热防护系统的轻质、耐烧蚀、隔热、长再入时间使役要求。在本文中以酚醛树脂(PR)气凝胶为浸渍相,三维碳纤维预制体为增强相,开展了超轻质碳/酚醛烧蚀复合材料的设计、微观结构调控、成型制备、性能测试与考核。首先,改进压滤成型工艺制备了碳粘结碳纤维(CBCF)
石建国每周都要带女儿去上钢琴课。我猜想,教钢琴课的老师应该是身着旗袍的美人,琴是三角的那种,琴边永远都卧着一只懒猫,窗台上还放了一个盆栽。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的乐曲在室内回荡,气氛相当的婉约,甚至有一点颓废……还真不是我瞎猜,这是石建国作品《钢琴课》中透露出的信息,艺术来源于生活,钢琴课是石建国除了画画之外,生活的重要部分,他的艺术灵感大多由此而来。  石建国不厌其烦地创作《钢琴课》这个主题,他用
该文在实验研究的同时,采用了修订的Eshelby割线模量模型和有限元轴对称模型,研究了不同增强粒子,基体不同热处理状态,粒子体积分数、长宽比和形状等参数对于颗粒增强金属基
该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测定甲氧咪草烟在大豆田土壤中和植株上的残留动态及收获期土壤和大豆籽粒中甲氧咪草烟的残留量,并对不同土壤中甲氧咪草烟的淋溶行为进
自1962年由美国Du Pont公司推出后,全氟磺酸离子膜(PFSI)一直因综合性能优异(包括较高的质子传导率、优异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化学、电化学稳定性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等)而成为最成
铁氧化物在土壤和沉积物中普遍存在,对含水层和地下水层的水化学性质有着巨大影响。在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体系中会出现Fe(Ⅱ)和Fe(Ⅲ)铁氧化物共存的情况。Fe(Ⅱ)的出现,可
该文采用湿式搅拌研磨法制备超细粒子和超细复合粒子.介绍了超细粒子和复合粒子的制备现状和湿式搅拌研磨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设备,并对这些设备作了简单评价和比较,重点论述了
该文针对板料激光弯曲成形的特点,提出采用动态显式有限元法模拟整个成形过程,分析了板料激光弯曲成形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和变形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将优化理论引入数值模拟,以
水体中存在的大量致病微生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传统饮用水消毒杀菌技术如氯消毒等则存在诸多弊端,如产生致癌消毒副产物、余氯影响饮用水口感、无法彻底杀灭包囊微生物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