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签名的智能电网用电量统计及电费的缴纳方案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shao4022489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电网(Smart grid)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基础上的下一代电网,它通过综合应用多种先进技术,并与电网基础设施高度集成,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智能电网致力于将公共能源网络转换为灵活的、智能的能源公共设施,这种提升的基本在于从细节上对整个网络的状态和各个利益相关方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控,并以此来达到可以实施能源的控制,更加灵活的计费过程以及各种增值服务。智能电网在运营和管理方式上的巨大变革也为电网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用户的隐私保护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传输矩阵模型理论和MATLAB计算软件对不同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进行研究,优化了器件结构,获得最优器件性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器件结构、活性层厚度、载流子传输层厚度以及不同电极对P3HT:PCBM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器件为倒置结构,活性层P3HT:PCBM厚度为225nm时,器件光电性能最优,此时短路电流密度为15.5mA/cm2
学位
非晶/微晶硅(a-Si:H/μc-Si:H)过渡区域内的薄膜材料,因其既具有非晶硅的优良光电特性,也具有微晶硅的较稳定结构(可有效避免光致衰退效应),而成为制备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最为理想的材料。本论文采用甚高频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VHF-PECVD),制备了硅烷浓度、衬底温度、辉光功率、沉积压强四个工艺条件下的非晶/微晶硅(a-Si:H/μc-Si:H)过渡区域内的薄膜样品,并使用RM2000
学位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制备成本低和可溶液加工等优越性,近年受到学界与相关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其可溶液加工的特点为大面积高效率的进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性,由于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进行修饰能有效的提高其光电转换性能和稳定性,所以本文选用不同的可溶液加工的电极修饰材料通过调整工艺来提高器件的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以染料分子为阴极修饰层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影响,通过旋涂工
学位
示波器是广泛应用于工业测试技术和电子测量技术等领域中的一种基本的通用测试仪器。它不仅具有量化地显示信号电压的功能,还可以表示其与时间的关系。示波器主要被分为模拟示波器和数字示波器两种。数字示波器是在此功能基础上兼具波形的存储、显示、触发、测量,以及波形的数据分析处理等功能,故而相比于模拟示波器来说,数字示波器更加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测试领域。随着现代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检测仪器也朝着数字化、自动化
学位
用常规丝网印刷技术研制冶金物理法提纯的多晶硅太阳电池。针对冶金硅片的少子寿命低,采用短时间磷吸杂工艺使原始硅片的少子寿命从0.8-0.9μS提高到1.26-1.44μS。用液态源单面扩散磷掺杂的方法制得P-N结。经过优化扩散工艺与常规化学扩散工艺的对比实验,得到与冶金硅电池相符的最佳扩散工艺条件:扩散温度806℃、携带源氮气流量1100ml/min、氧气流量1100ml/min、保护性氮气流量25
学位
采用常规丝网印刷技术研制、生产冶金多晶硅太阳电池(156x156mm2)。研究冶金硅太阳电池丝网印刷制作的上下Ag电极、A1背场、烧结温度及网版等因素对电池转换效率及整体性能的影响。采用椭圆激光偏振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太阳电池分类检测系统等对冶金太阳电池的减反射膜、折射率、金属栅微结构和电池电学性能的测试。测试结果给出:薄膜表面氮化硅膜厚度为84.6-93.2nm,折射率为2.0942-2.262
学位
随着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太阳能利用作为新能源利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进展。而且太阳能光热发电所具有的生产全过程无污染并且不对环境造成危害的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关注。其中槽式与塔式的太阳能示范电站都已成功建成发电。相比于这两种光热发电方式,太阳能空气涡轮发电的形势具有效率高,开始循环无需用水及安装利用灵活的特点。由于这些优点,太阳能空气涡轮发电的光热发电形式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学位
我国现阶段的能源现状呈现出总量多、人均少和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特点,使得大容量、长距离直流输电线路的投产成为了趋势。直流输电系统的接地极电流会通过变压器中性点流进变压器绕组,从而引起变压器的直流偏磁现象。易造成变压器本体振动加剧,并伴随大量的噪声污染,甚至还会出现温度过高至绝缘受损的情况。变压器振动、噪声强度又是与直流偏磁电流成线性关系,因此可以作为评估变压器直流偏磁状态下的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为了能
学位
ZnO压敏电阻器具有非常良好的伏安非线性曲线和浪涌电流耐受能力,因此其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本论文介绍了ZnO压敏电阻的发展状况,研究了ZnO压敏电阻器的基本结构、电性能、导电机理和蜕变机制等。本论文采用固相工艺,改善了添加剂在ZnO压敏元件中分布的均匀性,降低了气孔率。为了进一步提高ZnO压敏电阻器的电性能和通流能力,运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几种添加物的添加量对ZnO压敏电阻器的电性能的影响,着重研究
学位
ZnO压敏电阻器凭借着优秀的电学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保护中,现今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包括多层片式压敏电阻器(MLCV)和特高压ZnO避雷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保护元件的高性能、大通流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针对国内生产的商用ZnO压敏电阻器压敏电压梯度偏低、残压比较高、成本较高的特点,本课题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本论文基于掺杂SnO2的ZnO配方改善压敏电阻器的电学性能。本实验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