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测量与评价

来源 :陕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onorr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责任素养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它揭示了化学学习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体现了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测试法及统计分析法对中学生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现状及水平层次进行了测量与评价。基于对文献的分析,结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社会责任素养内涵的界定及学业质量水平标准,确定了“安全责任”、“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四个维度的高中生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测评框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汉中市某中学859名高中生的社会责任素养现状进行了问卷预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高中生化学社会责任素养水平测试卷,分别抽取两个普通班及两个重点班,以283名学生为样本进行测评。测评结果表明:1.学生在社会责任素养的“安全责任”、“人类生活”、“环境保护”维度方面表现尚可,但在“社会发展”维度方面表现不尽人意。2.学生在社会责任素养水平1到水平4的占比分别依次为86、70、45和44(%),有七成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水平达到了合格标准。3.重点班学生的素养水平高于普通班学生,随着水平层次的升高两者差距依次增大。针对以上测评结果,提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建议如下:第一,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化学之间的相关性,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拓展和渗透化学科技前沿方面的知识,加强从社会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第二,依托真实问题情境,增进学生(特别是重点班学生)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对安全事故、实际生活、社会热点及环境问题做出合理的权衡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其他文献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稳定粮食生产,而粮食生产的产量与农业土地能否得到合理利用密切相关。并且当前中国农业土地存在人多地少、利用效率不高、经营模式粗犷等问题,极大
摘 要:成功的语文课,教师需和学生互相配合,巧妙设计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朗读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关键词:教法 兴趣 创新思维 朗读能力  要想成功地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师需要和学生互相配合,在教师巧妙的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有效的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的,即在具有创新的模式下,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设置
<正>柴胡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植物志》英文版中记载柴胡属植物全世界约有180种,在中国共分布有42种、17变种、7变型[1]。柴胡的干燥根供药用,是我国的传统中药,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