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1945年晋察冀边区妇婴卫生问题述论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oto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中国,妇女特别是广大农村妇女不注意自身及婴孩卫生,导致妇婴患病率、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全面抗战爆发后,受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妇婴卫生问题日益凸显,其成为抗日根据地军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晋察冀边区政府为中心,探讨其妇婴卫生工作的推进。针对妇婴卫生存在的各种问题,晋察冀边区政府颁布和调整一系列法律法规,设立妇救会、儿童保育会、学校、医院等相关机构,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妇婴卫生体系。基于此,边区政府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如利用冬学运动、反迷信宣传、座谈会等形式,发动妇女走出家门,提升其文化水平;利用医院、保育会等组织开展疾病的预防与救治工作;对接产婆进行改造,培养新式接生员。晋察冀边区妇婴卫生工作的开展,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生育观念,新法接生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使得妇婴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边区开展妇婴卫生工作亦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接生员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发展不平衡等。晋察冀边区妇婴卫生工作的开展样态,是根据地妇婴卫生工作的一个缩影,从中呈现出战时妇婴工作的曲折与复杂。
其他文献
每一阶段推出的军旅剧都能深刻的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社会转型中的现状,它们总是以军队现实生活为题材,记录着整个国家军事变革、政治事实和社会生活,并将其浓缩为一个时代的
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中文影视改编教材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技术信息的发展也为教师开展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创造了可能性,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利用中文影视资源进行汉语教学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洗澡》为例分析了中文影视改编教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本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从选题背景和意义方面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是中文影视改编教材在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