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中国,妇女特别是广大农村妇女不注意自身及婴孩卫生,导致妇婴患病率、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全面抗战爆发后,受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妇婴卫生问题日益凸显,其成为抗日根据地军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晋察冀边区政府为中心,探讨其妇婴卫生工作的推进。针对妇婴卫生存在的各种问题,晋察冀边区政府颁布和调整一系列法律法规,设立妇救会、儿童保育会、学校、医院等相关机构,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妇婴卫生体系。基于此,边区政府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如利用冬学运动、反迷信宣传、座谈会等形式,发动妇女走出家门,提升其文化水平;利用医院、保育会等组织开展疾病的预防与救治工作;对接产婆进行改造,培养新式接生员。晋察冀边区妇婴卫生工作的开展,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生育观念,新法接生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使得妇婴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边区开展妇婴卫生工作亦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接生员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发展不平衡等。晋察冀边区妇婴卫生工作的开展样态,是根据地妇婴卫生工作的一个缩影,从中呈现出战时妇婴工作的曲折与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