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装配式剪力墙连梁中,连梁对整体结构的承载力、耗能能力、延性与变形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不同的节点连接形式对结构的抗震性能也有重要影响。为此,本文通过对比其他连梁的设计形式,在连梁连接处配置钢板,充分利用钢板与混凝土协同抗剪作用,提高连梁的抗震性能。提出了三种装配式剪力墙连梁的拼装结构及连接方法,即用工字钢、U型钢条和拱型钢板进行连接。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试验剪力墙连梁有限元模型,模拟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过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结果吻合较好,从而旁证了所建立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具有可行性。在试验模型尺寸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钢连接节点的尺寸,建立了工字钢(有填充料和无填充料)、U型钢条和拱型钢板三种钢连接装配式剪力墙连梁模型,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通过与现浇试件和装配试件骨架曲线的对比,可以看出三种钢连接的承载力都比较好且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均满足工程实际要求。综合现场施工所需和本课题组现阶段研究内容,最终选择工字钢(无填充料)和U型钢条这两种钢连接装配式剪力墙连梁模型进行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对于工字钢(无填充料)连接节点,通过改变翼缘厚度、腹板高度和钢材的屈服强度等5个因素,共设计11个装配式剪力墙连梁连接模型。对于U型钢条连接节点,通过改变填充料强度、槽钢板厚度和钢条个数等5因素,共设计13个装配式剪力墙连梁连接模型。并分别模拟了不同影响因素下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过程,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工字钢(无填充料)连接和U型钢条连接的滞回曲线均比较饱满,没有明显的捏缩现象,并分别提取了相应连接节点的F-△骨架曲线,计算了各节点的屈服荷载、极限荷载、位移延性系数、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和能量耗散系数,对比分析了各因素对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曲线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到两种钢连接节点的理论抗剪值均远大于模拟值,说明这两种钢连接节点都具有较高的抗剪安全储备,不会发生剪切破坏。并在不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总结了工字钢(无填充料)连接节点和U型钢条连接节点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重新设计钢连接节点进行验证,证明了公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从而为进一步设计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