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研究——以结果无价值论为视角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是我国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争议最多的罪名之一,一直以来,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对此往往都是见仁见智,难以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因而,对本罪展开深入探讨,无论是对刑法理论还是司法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纵观国内外对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的相关论述和立法例的基础上,一改传统学位论文的写作模式,将刑法总则与分则结合起来,大胆引入德日刑法中的结果无价值论,站在结果无价值论的立场上对本罪展开研究。得出了本罪的法益是妇女性的羞耻心,在一定条件下妇女、丈夫能成为本罪主体,本罪的成立无需具有刺激或满足性欲的目的,变性妇女也可称为本罪的犯罪对象,强奸未遂可按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论处等结论。  正文第一章:本部分又可分为两个小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结果无价值论,具体而言,论述了结果无价值论的含义、基本主张及其地位;第二部分是对结果无价值论立场的阐明,主要包括结果无价值论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国的法律传统和现实需要呼唤结果无价值论、结果无价值论和我国刑法体系具有兼容性等三方面的内容。  正文第二章:本部分是在结果无价值论视角下对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犯罪构成的分析。首先运用结果无价值论的原理,得出本罪的法益乃妇女性的羞耻心;其次在法益的基础上,得出妇女、丈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本罪的成立无需具有出于刺激或满足性欲的目的;再次在结果无价值论的基础上对本罪客观方面加以厘清。  正文第三章:本部分是在结果无价值论视角下对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所遇司法难题的展开探讨,是整个论文最具精华的地方。在本部分中,主要介绍了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性骚扰的界限问题、公然猥亵妇女行为的定性问题、强制猥亵、侮辱妇女致人重伤、死亡等结果加重的处理问题、强制猥亵、侮辱妇女与强奸未遂的关系问题。认为性骚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构成猥亵;公然猥亵妇女的行为比传播淫秽物品罪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现行刑法体系下无法加以处罚;强奸未遂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所侵害的法益具有高度一致性,强奸未遂可按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论处。
其他文献
就人类财富而言,可以将其分为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物质财富世世代代被人类所追求,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生产力水平较低,在这样的条件下人类很难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所以精神财富的获
公益事业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都有重要功效。随着近年来公益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公益基金会作为主要的慈善组织机构,其在慈善、救灾、扶贫、教育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的活动也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提到公益基金会,大多公众想到的是中国红十字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壹基金等等这些具体的组织机构,而对公益基金会整体架构的认识不够,由此可能导致对于公益基金会制
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共享经济应运而生,共享经济以互联网作为媒介,使得产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实现使用权的共享。共享经济不断发展,并且开始影响社会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在法官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法律规范的内容与案件事实不可能是对应的关系,法律的模糊性、不周延性、滞后性使法官的自由裁量应运而生。尽管我国目前尚未有明确规定法官自由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