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湿地生态修复过程中浮游微生物时空分布及草鱼摄食水草量化关系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o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洪湖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进行的过程中,笔者对蓝田生态园附近的湿地修复示范区内的各种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监测。本文主要研究了示范区内浮游微生物的季节变化,草鱼对沉水植物(伊乐藻、菹草)的摄食量化关系以及利用人工湿地处理蓝田生态园鸳鸯湖酒店的污水。具体内容如下:从2006年12月到2008年3月,对湿地修复示范工程区内设置的四个点进行水体中浮游微生物的季节变化监测,同时监测水体多种其他理化指标,如TN、TP等。结果显示:示范区内浮游细菌丰度在6.116×107~2.582×108mL-1之间,平均值是1.524×108mL-1,细菌数量与水温之间虽然有较高的相关性(r=0.512),但是还未达到显著水平,而与病毒丰度之间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在7月份叶绿素a峰值出现,最高含量达到72.9μg/L。浮游病毒的平均值在1.503×108~4.696×108 mL-1之间,峰值出现在九月份(秋季),病毒丰度与水温和叶绿素a含量有显著相关性(p<0.05)。上述结果表明叶绿素是影响浮游病毒丰度的关键因素,但不是影响细菌丰度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沉水植物(菹草、伊乐藻)的生长量以及草鱼对其的摄食量的研究实验,我们得出如下结果:在水温15~18℃的时候,每千克伊乐藻每天的净生长量平均是0.013kg,草鱼对伊乐藻的日摄食率平均在23%左右;水温20~23℃时,每千克伊乐藻每天净生长量平均上升到0.015kg,每千克菹草每天的净生长量平均为0.032kg,草鱼对伊乐藻和菹草的日摄食率都有较大的上升,其中对伊乐藻的日摄食率升至平均62%,将近是4月初的实验结果的三倍,对菹草的日摄食率是71%左右。实验数据表明水温在15~23℃之间时,草鱼的摄食量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加。在蓝田生态园鸳鸯湖酒店后面人工建造一个小型的复合人工湿地,投入运行后,在日流量为40m3/d的情况下,其对污水中的TN、TP以及COD均有较好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81.39%、66.07%和53.66%。此水质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地表水Ⅳ类标准,可作为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处理后的水不会对洪湖水体造成危害。
其他文献
前苏联共产党的垮台,与十月革命的胜利一样,都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不同的人们从不同的视野对苏共垮台的原由作出各种解释,其中尤以原苏共的一些领导人的说法最引
<正> 问题的提出随着博物馆事业社会化进程的发展,博物馆工作者开始重新思考博物馆藏品概念。人们发现,"博物馆藏品"这一看起来似乎最简单、明确的概念仍包含着许多值得思考
<正>10月13日,省档案局召开"以案为鉴优化作风"专题警示教育大会,深入贯彻落实省直机关作风整顿暨优化发展环境警示教育大会精神,全面部署局机关专题警示教育工作。会议由党
防治和修复土壤有机污染、保障土壤环境安全,以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前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多环芳烃在土—水—根多介质间分配作用的研究,将为针对性地拟订经济高效的
民族国家的出现推动了近代全球国际社会的形成、规范和发展,然而今天国际政治中围绕民族国家出现了一个政治悖论。一方面,民族国家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另一方面"国家利益至上"
内生真菌与药用植物在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互惠共生关系,内生真菌在药用植物的生长、道地性、产量、质量、功效成分、抗逆性等方面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
<正>近日,农业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文化部、人民银行、林业局、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
<正>1.引言至20世纪末,人们发现单一追求经济增长,不顾及环境的建设,往往会导致后来较大的投入,包括环境恢复、环境治理的高昂投入,运营成本较高等问题,从而提出了和谐发展、
研究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过程中电磁场对小鼠免疫特性的影响.7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于线圈不同位置的a、b、c三个实验组,两线圈中心位置放置a组,X轴方向20 cm处放置b组,Y
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训的特色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就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师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