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为法文学创作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洪为法从五四时期登上文坛,到后来成为创造社中后期的重要成员,一生笔耕不辍,为文坛贡献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学术研究成果。但是学术界对洪为法的研究却相当匮乏,无论是对他的文学创作还是学术论著,学界至今没有系统的研究。本文在搜集洪为法现存所有资料的基础上,就其文学创作进行了个人研究。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引言,正文,结语和附录。引言简要介绍洪为法的身份及主要创作历程,概括了洪为法的当前研究现状。正文分四章,第一章详尽地整理并介绍了洪为法其人其作,分析了已有研究成果。主要是对洪为法走上文坛的经过及其以后的创作成果和学术成就做了梳理和描述,以期将洪为法的创作与研究呈现得更加全面。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价值定位三个方面论述洪为法的文学创作。第二章洪为法文学创作的思想内容上从贫困、恋爱和世风世味三大题材入手,分析了他对“自我”贫困的哀叹、对底层百姓贫困的体察、对婚恋问题的探索、对“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家乡扬州城故人旧事的怀念。第三章从散文化、感伤情调和语言风格三个层面分析洪为法文学创作的艺术特色。第四章讨论洪为法文学创作的价值定位,从他创作的文体广泛、创作与研究相互交融的特点认定他是五四作家的又一典型,从他创造社作家的身份特征来说他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流派的又一代表。最后指出洪为法文学创作之不足,包括创作视野狭窄、题材重复等。附录提供了《洪为法创作年表》,整理了在本文展开研究之前搜集到的洪为法的所有资料,包括了现存可考的已出版的专著和散见于各刊物的文章。
其他文献
知识分子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史上不可或缺的书写对象之一,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审美对象的小说创作因其极具精神参照价值和追问反思意义一直被学界所关注。首届“路遥文学奖”
电子商务的出现,对现有的金融、税收、法律等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尝试在国内现有的税收原则和税制下,通过对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全面探讨,参考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我国台湾地
元代是一个相比于其他朝代不那么受研究学者重视的朝代,但元代作为一个连接唐宋与明清的中间点,还是有着其独特的历史地位的。尤其是从南宋末到元中前期的这五六十年间,无论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小说的代表之作,不仅作为“孤愤之书”抒写了作者的个人情思,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代形形色色的众生画卷,其中以蒲松龄个人形象为基础塑造的“寒士”
密教信仰在东汉时期由印度传入,于盛唐时期成熟。我国小说之体亦在唐时逐渐兴盛成熟。此时是为“始有意为小说”之阶段,“文辞华艳,叙述宛转……演进之迹甚明”。《太平广记
就诗歌体制而言,英语格律诗汉译经历了从古典格律体到现代自由体的演变过程.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种种变体.本文试图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评析拜伦诗的三种译作,
周梦蝶在台湾诗坛是一位很有影响的现代派诗人,他独特的悲苦命运使他的诗作融入了道家、佛家禅宗以及基督的宗教情怀,闪射着西方现代与东方古典的睿智与玄妙。但是纵观半世纪
本文介绍了夹层玻璃常用的一种夹层材料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局部黄变的状况,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现场审核以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气相色谱-质谱等材料分析手
“历史记忆”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潮流中的一个流行词汇,对历史记忆问题的研究也在中国的各个学术领域中呈现蓬勃发展的状态。在文学领域,新世纪以来小说创作中的历史叙事也表
5月7日20时许,北京市昌平区警方针对霍营街道某小区一足疗店存在卖淫嫖娼问题的线索,组织便衣警力前往开展侦查.21时14分,民警发现雷某从该足疗店离开,立即跟进,亮明身份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