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水平解析围产期胎盘组织来源MSC生物学特性

来源 :军事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hang99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SC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独特免疫调节能力的成体干细胞,作为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干细胞,围产期胎盘组织是MSC主要的细胞来源。但由于MSC无特异的表面标志物,且生物学功能尤其是免疫调节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MSC领域的研究焦点。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作为探索未知科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其可从单个细胞的水平认识和理解细胞之间的差异性。因此,本研究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解析围产期胎盘组织来源MSC的发育与生物学特性,绘制MSC的发育分化图谱,为全面阐明围产组织来源MSC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首先,分离制备不同围产组织来源MSC,即胎盘(hpMSC)、羊膜(hmMSC)、脐带(huMSC)来源MSC;进一步利用炎症因子IFN-γ和TNF-α刺激3种MSC,获得S_hpMSC、S_hmMSC和S_huMSC,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正常状态下3种MSC由10个细胞亚群组成,且亚群的细胞均符合MSC的定义标准,而炎症因子处理后的3种MSC则出现11个细胞亚群。其次,通过差异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发现10个细胞亚群的生物学功能具有异质性。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10个亚群细胞具有不同的增殖能力;Add Module Score分析MSC亚群的三系分化功能与免疫调节功能的差异,结果表明,10个细胞亚群具有相似的成脂肪细胞分化潜能,而成软骨和成骨细胞分化能力差异显著,其中细胞亚群4、6、8、9具有强大的成骨分化潜能,且亚群4还具有强大的软骨分化能力。免疫调节功能分析结果显示,细胞亚群4、6、8、9的免疫调节功能显著高于其它亚群。另外,不同细胞亚群的表面标志物亦不同,其中细胞亚群1、2、5、7、10表达RGMB和SERLNC2;细胞亚群4、6、9表达LYPD1、CSPG4和PROCR,亚群4还表达特异的CADM1、SEZ6L2、LRIG1和TMEM255B,细胞亚群3和8共同表达CRIM1,上述表面标志物的发现为获取不同亚群的MSC提供了可能。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MSC存在异质性。第三,对hpMSC、hmMSC和huMSC包含的10个细胞亚群构成比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差异基因和转录因子分析发现hpMSC和hmMSC的基因表型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而huMSC则呈现完全不同的基因表型。GSEA富集分析差异基因功能,结果表明,huMSC具有强大的骨骼再生潜能,且高表达调控成骨和软骨分化的相关基因和转录因子,而hpMSC和hmMSC表达与免疫排斥反应相关的MHC-Ⅰ类分子。逆时序分析结果显示,3种MSC均具有3个发育分支,但无发育先后顺序的差异。进一步分析3种MSC的表面标志物,结果显示,hmMSC与hpMSC的表面标志物为RGMB、PCDH18、SERINC2和TMEM204,而huMSC的表面标志物为PCDH10、PROCR和LYPD1。上述结果说明,不同来源的MSC具有差异性。第四,从单细胞水平证实hpMSC、hmMSC和huMSC均具有免疫调节特性,且部分细胞亚群高表达免疫调节相关基因。为深入解析hpMSC、hmMSC和huMSC的免疫调节特性,利用炎症因子IFN-γ和TNF-α刺激3种MSC(S_hpMSC、S_hmMSC和S_huMSC),并比较刺激前后3种MSC表达的差异基因和相关功能。结果表明,炎症状态下3种MSC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即高表达相同的免疫调节相关基因IDO、CD274和趋化因子等;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细胞的功能均与免疫反应相关,且具有显著的免疫趋化功能和免疫调节特性。进一步,利用体内外实验进行相关验证,结果证实,S_hpMSC、S_hmMSC和S_huMSC在m RNA水平均高表达免疫调节相关基因;利用活化的T细胞上清液刺激3种MSC,亦得到相同的结果。进而,在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模型中探究体内huMSC和S_huMSC的免疫调节功能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治疗早期阶段S_huMSC具有较huMSC显著的疗效和抑制T细胞增殖的作用,而治疗后期则疗效相同,提示炎症因子预处理可提高huMSC的免疫调节作用,从而有效提高MSC治疗的疗效。MSC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一直是MSC领域的研究难点,但其机制仍不清楚,基于前期研究基础,利用逆时序分析从单个细胞基因水平分析炎症因子刺激前后hpMSC、hmMSC和huMSC的免疫特性改变,结果表明,炎症因子刺激后,S_hpMSC、S_hmMSC和S_huMSC均高表达免疫调节相关基因,但每个细胞的基因表达量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3种MSC分为两个细胞亚群,即自身表达免疫调节基因的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刺激表达免疫调节基因的细胞亚群(即免疫调节可塑性细胞亚群)。炎症微环境调控可塑性细胞亚群高表达免疫调节相关基因,从而级联放大MSC的免疫调节作用,这一过程即是MSC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进一步从转录水平分析炎症因子调控MSC高表达免疫调节基因的机制,SCENIC分析转录因子结果显示,转录因子IRF1是炎症微环境下hpMSC、hmMSC和huMSC表达最高的转录因子,体外q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IRF1在S_hpMSC、S_hmMSC和S_huMSC中的表达显著升高,且调控上述免疫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体外huMSC与T细胞共培养实验结果显示,敲低IRF1的huMSC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显著降低,提示炎症微环境下IRF1是MSC免疫调节作用的关键转录因子。上述实验结果证实,围产期胎盘来源MSC的免疫调控机制是由自身表达免疫调节基因的细胞亚群和炎症微环境调控表达免疫调节基因的细胞亚群共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实现的,其中IRF1是炎症微环境下调控MSC免疫调节相关基因表达的关键转录因子。另外,通过对hpMSC、hmMSC和huMSC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和BM-MSC、hpMSC、hmMSC和huMSC的RNA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Chi3l1在huMSC中高表达,并与T细胞增殖、活化相关。为此,我们进行相关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炎症因子IFN-γ和TNF-α刺激huMSC后,Chi3l1在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显著升高,且细胞上清分泌的Chi3l1蛋白亦显著升高。利用小鼠aGvHD模型探究Chi3l1对huMSC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敲低Chi3l1的huMSC治疗aGvHD的疗效显著降低,其抑制Th17介导的炎症反应能力亦显著降低。体外共培养实验结果显示,敲低Chi3l1的huMSC抑制T细胞增殖的能力降低,这一现象与最新报道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发现,Chi3l1通过抑制STAT3磷酸化减少Th17的分化是huMSC潜在的免疫调节机制。上述研究结果说明,Chi3l1是huMSC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重要调节分子。总之,我们从单细胞水平系统解析了围产期胎盘组织来源MSC的生物学特性,证实hpMSC、hmMSC和huMSC具有多向分化和免疫调节功能的异质性和差异性,发现huMSC具有显著的骨骼再生潜能和更低的免疫原性;揭示免疫调节是MSC固有的生物学功能,炎症微环境可级联放大这种免疫调节特性。首次绘制炎症微环境下hpMSC、hmMSC和huMSC的基因表达谱,发现3种MSC免疫调节功能的作用机制,是由一群恒定表达免疫调节基因的细胞亚群和一群受炎症微环境调控表达免疫调节基因的细胞亚群共同作用的过程。另外,发现炎症微环境中IRF1是调控hpMSC、hmMSC和huMSC免疫调节功能的关键转录因子,Chi3l1是重要的huMSC免疫负调控分子。上述发现是首次针对围产期胎盘组织来源MSC生物学特性尤其是免疫调节特性在单细胞水平进行的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围产期胎盘组织来源MSC的异质性、差异性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的作用机制,为未来MSC的精准化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正>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央沟区脑膜瘤术前计划和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中央沟区脑膜瘤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MRI;MRV和fMRI等检查,然后将这些影像学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新加坡VI公司Dextroscope系统),在系统软件中对肿瘤及其周围解剖结构进行重建;融合;提取等处理,获得立体空间的三维图像,从多角度;多层面观察肿瘤及其周围血管;脑组织,然后进行模拟开颅;肿瘤切除等操作
目的收集临床样本并结合动物模型,从肠道菌群的角度探讨补肾化痰方治疗PCOS的作用机制。方法1.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的肥胖型PCO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进入IVF周期前餐时或餐后1h服用1粒奥利司他胶囊,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化痰方治疗3个周期。统计分析患者IVF临床结局,收集部分患者粪便和颗
金明池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汴京外城西南城门顺天门外干道以北。这座园林的殿宇大多建造在池岸或池中。尽管金明池御苑早已损毁,但宋代名画《金明池争标图》描绘该了园林的基本平面布局,南宋文献《东京梦华录》中也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园林内部的主要建筑,并提到了殿宇的名称和大概尺寸。此外,20世纪80—90年代,开封市文物工作队曾对金明池展开考古调查,初步探明了池的范围及池内部主要建筑遗址的位置。上述资料
表观遗传学是指机体的基因序列在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可逆的、可遗传改变的一门生物学学科,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目前认为冠心病的发病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脉狭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本文就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与冠心病之间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病理性心肌纤维化是不良心室重构中最常见的病理学特征,持久的纤维化降低了组织的顺应性,促进心力衰竭的发展。表观遗传学调控在心肌纤维化进程中扮演者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对于心肌纤维化中表观遗传的调控作用研究有限,心肌纤维化中表观遗传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5B参与组蛋白去甲基化修饰的一种重要蛋白质,我们研究发现KDM5B在心肌梗死及压力负荷模型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其在
目的:冠心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位列死因的首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心病最严重的表现,且其在我国的死亡率仍在逐年攀升,严重威胁居民健康及生活质量。但其发病机制仍待进一步明确。N~6-甲基腺苷(m~6A)甲基化修饰被认为是真核生物RNA中最主要的内部修饰,通过影响mRNA剪接、加工、输出、翻译、降解等关键过程,实现对真核转录组的
目的: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的数据,构建m5C甲基化相关基因组成的生存预后模型,分析与肾透明细胞癌生存有关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以预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资料,从已发表的文献中获取m5C甲基化相关基因并分析其在肿瘤组和对照组间的表达差异。对这些基因进行共识聚类分析以揭示m5C甲基化相关基因与肾
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博尔赫斯对侦探小说这一类别有着特别的偏好,推动了侦探小说在拉丁美洲的扎根、生长与传播。作为评论家,博尔赫斯撰写过大量与侦探小说相关的评论;作为作家,他进行了带有实验性质的创作,对拉美侦探小说的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梳理、研究博尔赫斯撰写的相关评论、序言以及部分对他的访谈内容,可以得出结论:博尔赫斯的侦探小说观是以读者接受为中心的。解读博尔赫斯侦探小说观,有助于揭示侦探小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