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者的困惑——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解读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l1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散现象是近百年来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产物,这种现象的出现造就了流散写作的诞生。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下,流散写作已经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关注。同时,对流散文学的研究也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课题。流散书写与后殖民主义批评之问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后殖民主义批评的深入,学界对流散现象格外关注。流散者批评也应运而生。赛义德从自身的流亡经历出发,对流散现象作了深入的研究。他在《流亡的反思》一书中指出:流散者通常会陷于一个中间状态;他们既不能与本土文化完全分离,也不能完全融入到新的文化中去。人们会觉得流散者是他所处环境中的一员,但他总是格格不入,始终徘徊于两种文化的夹缝之中。 出生在美国的小说家、评论家亨利·詹姆斯是西方历史上一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流散"作家。早在19世纪70年代,亨利·詹姆斯就选择了自我流散的生活方式,受到了欧洲文化的熏陶。“越界”一方面使他摆脱了狭隘的民族意识,具有了双重视角;另一方面与本土的分离以及与寄居国之间的隔膜使他成了边缘人,始终徘徊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之中。自我流散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亨利·詹姆斯的文学创作。他的小说最常反映的就是国际主题,独特地描写和反映了欧美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而不同时期的作品则体现了他在不同的流散阶段对两种文化的态度。 论文以后殖民主义批评大师赛义德的流散理论为思想基础,阐释亨利·詹姆斯不同时期的作品体现出来的不同文化倾向并研究这些倾向产生的根本原因。 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前言。第二章总结了亨利·詹姆斯的流散经历,并结合赛义德的流散理论,来分析这些经历对詹姆斯的文化观及其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第三章着重分析詹姆斯不同时期的代表作《美国人》,《贵妇画像》,以及《美国的景象》,说明詹姆斯不同时期的“国际小说”所体现的不同的文化倾向,并结合流散理论阐释这三部作品体现出不同文化倾向的原因。第四章通过分析詹姆斯的《小说的艺术》,来说明小说塑造的人物往往是现实(作者)本人经历或思想状态的缩影,从而证明詹姆斯不同时期的作品其实就是作者本人经历和思想的真实反映,最终说明流散经历始终影响着詹姆斯的创作。第五章旨在总结全文并指出本课题研究之意义。 流散文学在世界文学总体中所占有的地位、价值和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但学者们更多地关注由移民潮引发的当代族裔文学书写的研究,而忽视了西方历史上的经典作家及作品。其实我们同样可以运用流散理论来解读亨利·儋姆斯的作品,因为詹姆斯是个典型的流散作家,始终徘徊于欧美文化之间。而这样全新的解读方法也为我们今后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的其他流散作家及其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期刊
乔治·爱略特是英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她一生主要创作了七部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有:《亚当·彼得》、《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织工马南》及《米德尔马契》。
意大利是一个美丽的南欧国家,那里不但有着炽热的阳光、古朴的水乡、淳实的民风,更有着许多浪漫、欢快而美妙的情歌.这张(CD号:Polydor539360-2),便是这些浪漫、欢快而美妙情
大多数人认为,科学与宗教是冲突的,但是很多西方科学家却有着深深的宗教信仰。爱因斯坦,这位二十世纪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不仅否认自己是无神论者,而且写了许多文章探讨
女性与家庭的联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感知到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女权运动的崛起、女性就业率的增长、新技术的发展和先进避孕技术的发明等,都
30年前,中国台湾固纬电子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注册资本额只有100万新台币.30年后的今天,多少业界昔日的巨人已成明日黄花,更多的新兴企业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然而还在1 999年,
自从在石器时代转生之后,便对战斗升级以及无休止的PK感到厌倦,索性投入到里,感觉真是焕然一新:没有战斗,没有PK,到处都是可爱的MM,好亲切哟.但是,在这里想要好好地生存下去,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中外文化交流不断增强,外国影视剧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国电影院和电视屏幕上。然而,在我国能看懂影视原作的人实在少之又少。因
本文介绍的人体探测器基于下述原理:人体本身有相当大的对地电容.如果人体接近一个已知电容器的正极,该电容器的容量将增大.因此,只要找到一种检测这种容量增加的方法,就能探
美国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了动荡不安的时代。在此期间,美国女性也掀起了追求解放的狂潮,颠覆了多种价值理念,从而使美国女性文化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内涵。依据文化非静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