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编敕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ujifang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朝和宋朝是我国政治、经济大繁荣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法制大发展的时期。两朝君主都重视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因此在这一时期涌现了众多立法成果,尤其是宋代,其法典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古代中国为律令制国家,律、令等法律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但社会并非一成不变,法律终究需要适应社会而变更,由此统治者通过另外的法律形式对常法进行更改。唐宋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对法律变革的需要更为迫切,对常法进行变更的法律形式在这个时期表现为通过对皇帝命令进行编修以改常法之不足、补常法之未备。由于是对常法进行变更的法律形式,因此修纂比较频繁,涌现了许多的立法成果。在唐宋时期,此种法律形式的称谓也不尽相同,唐代前期称之为格,后期为格后敕,宋代则称编敕。格、格后敕、编敕一脉相承,主要内容来源于皇帝的制诏,但也有群臣集议、众议建明和对已经颁布的法典的编集。其编纂体例也是不断变化的,格与格后敕均以尚书省二十四司分门;格对诏敕进行删集、加工;格后敕则最大程度保持诏敕的原貌;宋代编敕逐步改变到了元丰以后体例固定,准律分为十二门并且行文与律相同。唐代的格、格后敕和宋代前期的编敕性质相同,都为综合性的法律规范,对其他法律形式均可以进行修改,其性质以被修改的法律为性质;神宗元丰改制,对敕令格式的性质重新进行定义,此后编敕便专属于刑法,只对律进行修改,对其他法律形式仅具有保障作用。编敕对唐宋法制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法典编纂体例,从各种法律形式单独编集成为法典,到敕令格式合编为一部法典;编敕除了使法律更加适应社会变化,调整新的法律问题外,还滋生了一些弊端,出现了官吏弄权和法律适用中的徇情枉法现象。
其他文献
学生苦于无东西可写。教师指导学生素材就在身边,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远一点的从报纸、电视中积累素材。注重背诵记忆,积累语言,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创作,有
基层政权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之间的良好互动是发展基层政治、促进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对群众路线的贯彻、美好乡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制度确立以来,其与
乡镇林业维护是国家林业管理的基础,其作用至关重大.本文以湖南省桃源县漳江镇为例,多措并举,激励林农主动维护生态林,探索乡镇林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利用单矿物研究了腐植酸钠、次氯酸钙以及它们的组合和磁场对黄铁矿、黄铜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利用某矿山的铜硫矿石进行了实验室验证试验。单矿物试验结果表明 ,腐植酸钠
在工程地质条件极差的场地施工重力式格形地下连续墙,采取了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及保证措施,以确保槽段成槽时不发生坍塌,且从成槽至浇完混凝土为止,全过程保持槽壁稳定.
未成年人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承载着国家和社会的希望,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又因为他们处于生理、心理上的发育成长阶段,需要特殊的关怀和保护。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介绍了一起500kV变电站35kV干式空心电抗器B相和C相在运行当中发生放电导致绝缘损坏烧损的事故情况.通过现场检查、试验、结合事故电抗器的解体检查结果.对事故原因进行
在一次省级广播电台频率定位研讨会上,某频道总监当听到有“开办农村广播频率”的提议时,立即反驳:“广告客户一听是对农广播,肯定都会吓跑……” At a provincial radio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