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龙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ay1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参龙汤改善VD患者认知障碍和行为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确认参龙汤对VD患者的治疗作用;并进行该药的安全性评价。 材料与方法:诊断标准采用DSM-IV的痴呆诊断标准和NINDS/AIREN的“很可能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以缺血指数(HIS)评分≥7分、MMSE-R评分为5~23分、中医辨证符合髓海不足、气虚血瘀证型的轻、中度VD患者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两阶段交叉试验方法,将18例VD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9例,以安慰剂对照、双盲给药,自身前后交叉试验。试验分为一、二两个阶段和两个阶段之间的洗脱期,每阶段各3个月、洗脱期1个月,整个试验过程共7个月。第一阶段A组给予Ⅰ号药,B组给予Ⅱ号药;经过1个月的洗脱期后进入第二阶段,两组交叉给药,即A组给予Ⅱ号药、B组给予Ⅰ号药。以痴呆量表积分、临床症状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血脂和血液粘滞度检查及部分典型病例的脑葡萄糖代谢检测(脑FDC-PET)为观察指标,每一阶段给药前后进行各项检查、量表评分;并进行用药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测定。分析参龙汤与安慰剂用药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比较两药的治疗效应,评定参龙汤对VD的治疗作用,进行该药的安全性评价。 结果:参龙汤治疗VD的临床总体有效率为66.67%,对VD患者的认知障碍和行为障碍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效应明显优于安慰剂。该药有提高VD患者智力量表成绩,改善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临床症状和神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经功能缺损的作用;对VD患者血脂、血液粘滞度及脑葡萄糖代谢亦有一 定改善作用。参龙汤治疗前后18例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无 异常改变,治疗过程中亦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参龙汤对VD确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VD的临床总体有效率 为 66.67%,其效应明显优于安慰剂。本方对皿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血 液高凝、高粘状态有一定缓解作用,对VD可能有一定预防作用。该药治 疗VD安全性良好。
其他文献
本文对慢喉瘖(喉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中西医治疗进行了理论探讨和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之一,目的:观察开音颗粒治疗慢性喉炎,声带小结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国家
目的分析新护士管理培训中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的DMAIC模式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4年9月—2016年8月新进护士34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7名。对照组接受传统的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镇的管理模式由农村管理向城市管理逐步过渡。处在这样一个特殊阶段的镇域管理必须通过“镇管社区”的特殊方式来实现有效管理。“镇管社区”是在保持
心理战传单效果评估一直是各国军队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的难点。本论文在对心理战效果评估一般问题、一般理论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着重从心理战传单参与心理作战的生命周期出
西方出版我国古诗英译的“走势”毛红旗(湘潭市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000)西方人对我国古诗早有兴趣,特别是自从埃兹拉·庞德 ̄[1](EzraPound)于1915年出版英文《神州集》(Cathay),紧接着发表了一些研究我国古诗的论文
近年来公路发展突飞猛进,路政管理信息数据量巨大,数据类型也比较复杂,如何更好的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金进行路政管理,进而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的运行是公路管理者的首要任
构建完善的德育社会激励机制是有效开展和正确实施德育的必然要求。受社会激励机制内容不完善、激励目标片面、社会舆论正面教育与反面批判结合力度不够和我国现实情况的制约
大范围、长时间和高精度农作物空间分布基础农业科学数据的准确获取对资源、环境、生态、气候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等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科学意义。本文针对传统阈值法
目的 肝纤维化是肝脏内纤维性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多呈持续性肝损伤或存在促纤维化刺激因子的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慢性肝病通过纤维化的发展走向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