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全色显示,需要高性能的红、绿、蓝三基色发光材料。蓝光材料由于其发光效率、发光稳定性和可成膜性等综合性能还尚未达到应用要求,一直是OLED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研究具有高性能的蓝色发光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硅氢加成法制备了蒽基侧链改性的有机硅聚合物,详细研究了其荧光性能与热稳定性,并结合理论计算对侧链引入芳基的聚碳硅烷(PCS)的轨道能级分布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以PCS与乙酰丙酮铝(Al(acac)3)为原料,在310℃反应制备出含铝聚碳硅烷(PACS)。再利用硅氢加成反应,以PCS或PACS分别与9-乙烯基蒽(9-Vinyl anthracene)为原料合成出了侧链引入蒽基的PCS与PACS(VAn/PCS与VAn/PACS)。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氢谱(1H NMR)分析确定了侧链改性有机硅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存在蒽基,且形成了 Si-CH2-CH2-anthryl结构单元,扩大了共轭体系。其次,通过荧光发射光谱(PL)、荧光量子产率以及热重(TG)分析表明,侧链引入蒽基的PCS与PACS,由于扩大了共轭体系,也具有了更大的相对分子质量,表现出了较为优异的荧光发射性能,并增强了热稳定性。样品的荧光发射强度增强且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位置(λmax均为433 nm)产生了红移。其中,VAn/PCS样品具有高的荧光量子产率(Φ约为95.0%)。此外,深入表征了紫外交联和氧化交联后样品的PL光谱。结果表明,样品的荧光发射强度下降较小,仍然具有较高的荧光发射强度,表现出了良好的抗紫外与抗氧化性能。最后,本文还研究了侧链芳基的引入对PCS能级的影响。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侧链芳基的引入促使PCS的能级差下降,且随着苯环个数增加,能级差下降程度增大,发射波长红移。同时该结果也符合实验中所测得的VAn/PCS(λmax=433 nm)相比PCS(λmax=394 nm)产生红移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