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壮族国家认同状况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siszx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高涨,研究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成了很多学者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研究壮族的国家认同状况对于维护我国边疆的团结、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自秦朝时期壮族居住的岭南地区被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后,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往就日益密切,儒学也逐渐在壮族地区广泛传播,加之共同抗击外来侵略使壮族民众的国家认同意识不断增强。通过选取边境民族村——广西大新县板价村为调查点,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发现不同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壮族民众都有着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壮族群体具有很强的国家认同感,并非偶然,这种认同感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的,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的。壮族同胞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为壮族的国家认同创造了良好的人文条件;壮族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管辖的时间较早,使壮族和汉族之间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局面;在岭南和中原地区的长期交往过程中,壮族和汉族相互吸收对方的优秀文化为壮族的国家认同提供了文化基础和亲情纽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所实行的民族平等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强化了壮族成员的国家认同。壮族群体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当今世界,毒品正像瘟疫一样在世界各国泛滥,吸毒不仅摧残了吸毒者本人的身心健康,耗费巨额资财,而且还会导致艾滋病泛滥、家庭破裂、违法犯罪、治安混乱等一系列严重的社
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师专业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只有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了,国家的教育水平才能随之提高。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在
教师教育信念是教育工作者对整个教育活动的主观看法,是在教育实践中、在已有教育理论基础上、基于个人信念而形成的,支配着人的教育行为。因此,关注教师教育信念,我们就能深刻理
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QoS机制的需求.讨论了实施QoS的难点和可采用的策略,并对现有工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给出了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目的 了解海军海勤及岸勤人员的个性、能力、心理素质状况,为开展有的放矢的心理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CPI调查表对海军某部人员404 人进行测评。结果 答卷回收率97 .52
讨论了R/S法和Mann-Kendall法用于水文时间序列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综合了应用两者分析水文时间序列未来趋势特征的方法,以闽江流域竹岐站年径流序列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数学史进入课程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数学史则是最具权威的课程资源,具有明理、哲思、求真三重教育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从数学到教育数学:隐匿数学
优质双零铝箔已成为当今市场需求的主流,亦是各个铝箔生产企业抢占市场,提高效益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和方向。要获得针孔数量少、成品率高的铝箔产品,必须严格控制铝箔坯料的质
定向凝固工艺是通过人为对凝固过程施加有益于凝固速度增加和温度梯度增大的手段,使金属液体形核之后能够沿着热流的相反方向进行凝固结晶。这种工艺能够控制柱状晶的生长方向
比喻是各国语言的学习中都会遇到的修辞手法之一,比喻修辞格也是众多修辞手法中运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修辞。汉语学界对比喻辞格的研究,从未间断,显示了比喻辞格在